一、心脏解剖
二、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室收缩期
()等容收缩期:室内压急剧升高。
(2)快速射血期:室内压继续上升,达到峰值。快速射血期末,室内压和主动脉压力最高。
(3)减慢射血期
2、心室舒张期
()等容舒张期:室内压急剧下降。
(2)心室充盈期
三、心音
、第一心音:是由于房室瓣突然关闭引起,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在心尖搏动处(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听诊最为清楚,特点是音调低,持续时间长。
2、第二心音:是由于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引起,标志着心室舒张的开始,在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听诊最为清楚,特点是音调高,持续时间短。
S2有两个部分:主动脉瓣部分(A2)和肺动脉瓣部分(P2),青少年P2>A2,成年人P2=A2,而老年人P2<A2。A2亢进见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P2亢进见于肺动脉压力增高。
3、第三心音:在部分健康儿童和青年人,偶尔可听到第三心音。
4、第四心音:与心房收缩有关。
四、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每搏输出量(搏出量):一侧心室在一次心脏搏动所射出的血液量,约70ml。
2、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心率×搏出量。
3、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能反映心脏的泵血功能,正常值55-65%。
4、心脏指数:单位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可作为比较不同个体之间的心功能的评价指标。
五、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
、0期:去极化,Na+内流。
2、/2/3/4期均为K+外流导致。
()2期为平台期:K+外流的同时存在Ca+内流(平台期的最主要特点),生物学意义:导致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使心脏不会强直收缩。
(2)4期由钠泵决定。
六、自律细胞
、特点:4期自动去极化。
2、自律性最强的为:窦房结细胞,频率:60-00次/分钟。
3、传导最快的为:浦肯野氏纤维,频率:30-40次/分钟。
4、传导最慢的为:房室交界(房室结)。
七、心肌跨膜电位细胞
、快反应电位细胞:浦肯野纤维,主要通过快钠Na通道,传导快。
2、慢反应电位细胞:窦房结,主要通过慢钙Ca通道,传导慢。
八、心脏神经
、心脏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A,使兴奋性增强,正性增强作用,血压升高。
2、心脏副交感/迷走神经:释放乙酰胆碱ACH,使兴奋性减弱,负性减弱作用,血压降低。
九、心血管反射
、动脉压力感受器:存在于颈动脉窦与主动脉弓。
2、特点
()不是直接感受动脉血压变化,主要感受血管壁机械牵拉程度(负反馈机制)
①血压低:心率变快,升高血压。
②血压高:心率变慢,降低血压。
(2)负反馈功能:夹闭颈静脉窦出现负反馈调节,导致全身血压升高。
第二章心力衰竭一、心力衰竭分级
依据有无急性心肌梗死分为killip分级与NYHA分级(心梗超过4周用NYHA分级)。
、NYHA分级:无急性心梗:Ⅰ级:一般活动不引起心衰症状,Ⅱ级:一般活动下可出现心衰症状,Ⅲ级:低于一般活动即引起心衰症状,Ⅳ级:休息状态下也引起心衰症状。
注:Ⅰ级一般无,Ⅱ级一般有,Ⅲ级低于一般,Ⅳ级休息有。
2、killip分级:有急性心梗:Ⅰ级:肺部无啰音,Ⅱ级:啰音范围小于/2肺,题眼:双肺底少量湿啰音,Ⅲ级:急性肺水肿表现,啰音大于/2肺野,题眼:双肺布满湿啰音,Ⅳ级:出现休克。
二、心力衰竭分期
、前心衰阶段:无心脏结构改变、无心衰症状和体征。
2、前临床心衰阶段:有心脏结构改变、无心衰症状和体征,尽早使用ACEI类药物,逆转心室重构。
3、临床心衰阶段:有心脏结构改变、有心衰症状和体征,至少相当于NYHAⅡ级。
4、难治性终末期心衰阶段:顽固性心力衰竭。
三、病因
、病因:冠心病最常见。
2、诱因:
()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病因。
(2)心律失常:房颤是器质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也是诱发心力衰竭最重要的因素。
第一节慢性心力衰竭
一、临床表现
、慢性左心衰:肺淤血。
()呼吸困难
①最早的表现:劳力性呼吸困难。
②最典型表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夜间憋醒(心源性哮喘)。
③最严重的形式:急性肺水肿。
(2)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生成含有含铁黄素的巨噬C。
(3)听诊
①肺部听诊:双肺底湿啰音、双肺底中小水泡音。
②心脏听诊:心尖区收缩期奔马律,机制:累及二尖瓣导致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4)交替脉:常见于慢性左心衰。
2、慢性右心衰:体循环淤血
()消化道症状:胃肠淤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是右心衰最常见的症状。
(2)体循环淤血表现:颈静脉怒张(上腔静脉)、肝水肿、下肢水肿(下腔静脉)、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最有意义)。
(3)听诊:三尖瓣听诊区(胸骨左缘4-5肋间)收缩期杂音,机制:累及三尖瓣导致相对性三尖瓣关闭不全。
(4)奇脉:右心衰出现心包积液导致,奇脉为诊断心包积液有重要价值与意义。注:奇脉(吸停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
3、全心衰:先发生左心衰继而出现右心衰。
(I)临床表现:左心(呼吸困难)+右心(体循环淤血)=全心
(2)特点:呼吸困难减轻(病情加重的标准),机制:体循环淤血导致肺循环血量减少,减轻肺部负担缓解肺淤血症状导致呼吸困难减轻。
二、实验室检查
、BNP脑钠肽:特异性不高,提示心衰(心衰时增高),主要用于判断心衰预后。
2、X线:是确诊左心衰竭肺水肿的重要依据。KerleyB线:小叶间隔内积液的表现,是慢性肺淤血的特征性表现。
3、超声心动图(UCG):首选检查
()左室射血分数LVEF:反应左心室收缩功能。LVEF<50%提示心衰。
(2)心脏舒张功能E/A:反应左心室舒张功能,E/A比值<.2可诊断舒张期心衰(常见于肥厚性心肌病)。
三、治疗: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正性肌力药物、扩血管药物。(前三个药物为最常用药物、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利尿剂
利尿剂是心衰治疗中改善症状的基石(最有效)。
()袢利尿剂:如呋塞米,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排钠排钾,为强效利尿剂。副作用:电解质紊乱。适应症:①心源性肺水肿首选呋塞米。②急性心衰+肾衰首选呋塞米。
(2)噻嗪类:作用于肾远曲小管近端和髓袢升支远端,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可影响糖、脂代谢,痛风、糖尿病禁用。别嘌呤醇治疗高尿酸血症。既能利尿又能抗利尿,可用于治疗尿崩症。
(3)螺内酯:对抗醛固酮,排钠保钾,高钾血症禁用,只有螺内酯具有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补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低钾,治疗首选螺内酯。
2、ACEI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XX普利
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XX沙坦
ACEI=ARB+螺内酯
肾素(肾近球C合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肺产生)
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Ⅰ
(肝脏产生)作用下生成作用下生成
生成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
←ARB
收缩血管BP↑(血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结合
作用:①逆转心肌肥厚、逆转心室重构。
②减轻蛋白尿保护肾脏、降低死亡率。
适应症:高血压合并心衰、尿蛋白、糖尿病、心梗
ACEI(××普利)禁用症:妊娠,Cr(肌酐)>μmol/L,双肾A狭窄,高血钾慎用
副作用:干咳:抑制缓激肽降解
ARB(××沙坦):适应、禁忌症全和ACEI相同,用ACEI干咳受不了就换ARB。
3、β受体阻滞剂:XX洛尔、临床上常用:普萘洛尔(心得安)
()机制:改善心衰、心梗预后,保护肾脏、降低死亡率。
(2)适应症:高血压合并、心衰、心率快、心梗。
(3)禁忌症: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雷诺病、病窦、变异型心绞痛。
4、正性肌力药物(洋地黄:地高辛(口服)、西地兰(毛花苷C)(静滴))
()机制:抑制钠钾泵。
(2)
△洋地黄适应症:心衰伴房颤——首选
负传导↓禁忌症:低钾、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肥厚性心肌病,预激
正肌力↑综合征伴房颤,二尖瓣狭窄引起的肺水肿
负心率↓中毒,最早常见表现——室早(室性早搏)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伴房室传导阻滞——特征性表现。
洋地黄可引起心电图鱼钩样改变,但不能据此诊断洋地黄中毒。
注:鱼钩样改变:洋地黄中毒
STST抬高:弓背向上曲线——心梗
ST抬高:弓背向下曲线——心包炎
(3)中毒的治疗
a、低钾:停药、补钾
b、血钾正常(3.5-5.5):首选苯妥英钠或利多卡因。
c、伴有室性心律失常:利多卡因(无论室早、室速均可)
d、伴有缓慢性心律失常:阿托品
e、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绝对禁忌:电复律。
5、钙通道阻滞剂
二氢吡啶类(扩张血管为主):××地平:硝苯地平(心痛定)
适应症:高血压+心绞痛。副作用:面色潮红。
非二氢吡啶类(以减慢心率为主):维拉帕米(异博定)、地尔硫卓
禁忌症:窦缓、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禁用
适应症:、心绞痛+房颤、房扑—首选;2、阵发性室上速。
总结:
、支哮、心哮鉴别,查BNP;
2、心衰+房颤首选洋地黄;
3、心绞痛伴房颤首选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4、阵发性室上速首选维拉帕米;
5、严重病窦、窦缓、房室传导阻滞:β受体拮抗剂、维拉帕米、洋地黄禁用;
6、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首选ACEI/合并尿蛋白、心梗、心衰、统统选ACEI;
7、妊娠、Cr>,双肾A狭窄、高钾,禁用ACEI;
8、高钾,禁用ACEI、ARB、螺内酯;
9、ACEI常见副作用:干咳,机制为抑制缓解肽降解;
0、高血压+心绞痛首选××地平;
、哮喘禁用β受体拮抗剂;
2、心衰首选利尿剂;
3、能改善心衰预后药物:ACEI、ARB、螺内酯、β受体拮抗剂;
4、痛风禁用氢氯噻嗪、吡嗪酰胺;
5、心电图ST:鱼钩样改变:洋地黄;弓背向上:心梗,弓背向下:心包炎。
第二节急性心衰
、急性左心衰最常见,出现急性肺水肿。
2、临床表现
()严重呼吸困难。
(2)痰液特点:粉红色泡沫痰:肺泡破裂所致。
(3)听诊:舒张早期奔马律,双肺布满干湿啰音。
3、急性左心衰的治疗
()体位:半卧位或端坐位。
(2)立即高流量鼻管吸氧。
心梗胰腺炎
(3)镇静:吗啡。吗啡适应症急性心衰吗啡禁忌症COPD或呼衰:抑制呼吸
(4)利尿:首选呋塞米。
(5)氨茶碱
(6)洋地黄
硝普钠:A、V一块扩张,降低心脏前后负荷,需避光,易导致氰化
物中毒,嘴里有苦杏仁味。
(7)扩血管硝酸甘油:扩张V、降低心脏前负荷。
乌拉地尔:扩张A,降低心脏后负荷。
总结:
①心衰+血压低——强心:西地兰
②心衰+血压高——硝普钠+呋塞米
③心衰+血压正常——呋塞米
第三章心律失常第一节概述
、心脏电生理:心脏传导机制:窦房结-房室结-左右束支一浦肯野纤维
P:心房除极波;窦房结至房室交界时间为P-R间期;QRS:心室除极;T波:心室复极波。
注:P波异常一定为心房有问题(如:房颤)
QRS波异常一定为心室有问题(如:室性心动过速)
2、窦房结频率:窦房结60-00次/分,窦速:P>00次/分,窦缓:P<60次/分
心率快慢不齐最终导致小于50次/分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英文简称SSS)(心房率=心室率)
3、所有的心律失常首选检查:心电图ECG(心衰首选超声心动图)
4、所有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没有症状不处理、血压正常就用药、血压低用电击、遇到偶发必观察。
5、分类
()室上性心律失常:房性、房室交界。
(2)室性:心室部分,情况严重。
第二节房性期前收缩(房早)典型心电图特点:P波提前出现、非窦房结产生。第三节房扑治疗:直流电复律:电能50J,00%恢复。
第四节房颤一、病因
、二尖瓣狭窄(二狭);2、甲亢。
二、分类
首诊房颤:首次确诊的。
阵发房颤:≤7天,可自行终止。
持续房颤:>7天,不可自行终止。
长期房颤:≥年,有转复愿望。
永久房颤:不能终止,无转复愿望。
三、临床表现
“三不”: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室率大于脉率(脉搏短绌)、心室率绝对不规整。
四、心电图
、P波消失代之以f波,频率-次/分。
2、心室率绝对不整。
五、治疗
、抗凝治疗
()房颤患者的危险分层:
历年高血糖共6分
心力衰竭年龄≥75岁高血压血栓栓塞病史(2分)糖尿病
≥2分,华法林抗凝,=分,华法林或阿司匹林,=0分,不需抗凝。
(2)抗凝指标:监测INR凝血酶原国际化比值,正常值,房颤病人控制在2-3。
(3)首选药物:华法林
(4)治疗原则
①发病小于24小时:无需抗凝,直接转复窦律控制室率。
②发病大于24小时:优先抗凝治疗3周,3周后转复窦律、控制室率后再抗凝4周。
记忆:慢性房颤天过,前三后四要抗凝,抗凝就用华法林,华法林2到3,房颤抗凝真简单。
注:肝素:①体内外都抗凝;②中毒用鱼精蛋解救;③抗凝血酶Ⅲ——作用部
位;④查APTT:控制在45-70s。
抗凝药低分子肝素
华法林:抑制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因子合成,口服5天后起效,房颤
首选,孕期禁用,对抗华法林导致的出血用Vk。
二、转复窦律
药物使用:安:胺碘酮(可达龙)心:心律平(普罗帕酮)
发生血压低、心衰:电复律(电击)。
三、控制室率
首选——β受体拮抗剂:××洛尔
次选——钙通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最后选——地高辛
第五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一、由折返机制引起。
二、临床表现:突发突止
三、心电图:①心率50-次/分,节律绝对规整;
②逆行P波
四、治疗
、刺激迷走神经
()按摩颈动脉窦(颈动脉窦为外周化学感受器,可导致血压降低、心率减慢),不可两侧同时按压颈A窦。
(2)Vlavsva法: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做呼气动作。
2、药物首选:腺苷、维拉帕米(次选)
3、出现严重心绞痛、低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用电复律。
鉴别:房颤阵发室上速
病因二狭、甲亢折返
表现“三不”突发突止
频率-50-
心电图P波消失,代之以f波逆行P波
治疗①抗凝;②转复窦律:刺激迷走N
安心;③维持室律首选腺苷、维拉帕米
第六节预激综合征
一、发病的解剖学基础:旁路
二、治疗
、首选:射频消融
2、药物治疗:
()预激+阵发性室上速——首选腺苷、维拉帕米
(2)预激伴房颤、房扑——用普鲁卡因胺、普罗帕酮,禁用洋地黄、利多卡因、维拉帕米。
3、血流动力学障碍:血压低:同步电复律。
注:血流动力学障碍为:休克、心绞痛、充血性心衰
第七节室早(室性期前收缩)
一、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二、心电图:QRS波提前出现,时限>0.2s、宽大畸形。2T波倒置。
三、治疗
、室性心律失常:利多卡因(首选)、胺碘酮、普罗帕酮。
2、心肌缺血时,尽早用β受体拮抗剂,减少猝死。
第八节室速一、病因:冠心病(最常见)
二、心电图ECG:
、3个或以上的室早连续出现
2、心室率:00-次/分
△3、房室分离
△4.心室夺获、室性融合波(室速特征)
三、治疗
、利多卡因(首选)、胺碘酮、普罗帕酮。
2、陈旧性心梗加用β受体阻滞剂。
四、特殊类型的室速
尖端扭转性室速:治疗:首选——镁盐(MgSO4,硫酸镁)。
第九节房室传导阻滞一、分类
一度:P-R间期逐渐延长>0.20秒
二度:I型: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下一个P波不能下传心室。
Ⅱ型:P-R间期恒定不变,心房冲动传导突然阻滞。
三度:P小于40次/分,可能出现A-S综合征(因脑缺血),听诊大炮音。
二、治疗
、一度、二度治疗:阿托品(房室结以上)、异丙肾上腺素(均可)。
2、三度:人工心脏起搏器。
第十节抗心律失常药I:Ia:奎尼丁,Ib:利多卡因,Ic:心律平(普罗帕酮)
(A你别多考虑)
Ⅱ:β受体拮抗剂
Ⅲ:胺碘酮:机制:阻断钾离子通道
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第十一节治疗
电复律:
同步电复律:适应症——除了室颤以外的快速心律失常(有R波)。
非同步电除颤:用于室颤(没有R波)单向:J,双向:50-J。
第十二节心脏骤停与心脏猝死一、病因
、最常见:冠心病导致的室颤。
2、肺心病引起的心脏骤停最常见为:严重心肌缺氧。
二、临床表现
、前驱期:胸痛、心悸、气促。
2、终末事件期:典型表现严重胸痛、严重呼吸困难(发病小时内出现)。
3、心脏骤停期: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
4、生物学死亡期:死亡、心脏骤停发生4-6分钟,出现不可逆脑损害。
三、判断心脏骤停.大A波动小时(金标准)
2.心音消失(银标准)
3.意识丧失(铜标准)
四、治疗
、初期心肺复苏:C心脏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
()CAB
(2)注意事项:心脏按压:双乳连线中点处,深度至少5cm,(早期——循环重要,晚期——脑),频率至少00次/分,首先按压30次。
2A:下颌角与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昂头抬颌法。
3B:吹2次,每次秒以上,30:2的比例。
④最常见的并发症:肋骨骨折
2、高级心肺复苏
()脑复苏:治疗脑水肿是脑复苏的关键。
①降温:32-34℃、维持24小时
②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使用20%甘露醇,渗透性利尿,脑水肿恢复立即停止。
(2)治疗心脏停搏最佳药物:肾上腺素、mg静脉给药或心脏注射(心内给药)
(3)心脏骤停出现室颤:非同步电除颤单相波:J,双相波:50-J,经过一次除颤后无论是否成功立即给予5个循环心肺复苏(约2分钟),如未恢复,再次电除颤。
(4)心肺复苏后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阿托品
(5)维持肺功能稳定药物:可拉明(尼可刹米)
总结:
窦性心律:I、Ⅱ、avF、V4-V6,P波直立,在AVR倒置,其他导联可多变。
房早:提前出现的P波,P-R>0.2s
室早:QRS波群宽大畸形,T波倒置,时限>0.2s
室速:3个或3个以上室早连起来叫室速
房颤:P波消失代之以f波(有时可看到P波),节律整齐,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室颤:没有等电位线,治疗用电除颤
房室传导阻滞(4种):P-R间期>0.20S,是P-R延长
一度:P-R>0.20S
二度:I型: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QRS波群脱落
Ⅱ型:P-R间期恒定不变,QRS波群脱落。
三度:心房与心室没有关联,P小于40次/分。
更多精华笔记,治疗白癜风的最新方法早期白癜风治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