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ldquo爱耳日rdquo

爱耳日的由来:

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号提案。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全国妇联、中国老龄协会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看了刚才这段小视频,是不是对“全国爱耳日”有了些了解呢,今天是我国第21个“爱耳日”也是“国际爱耳日”。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保护听力,终身受益”其实国家设立这个节日的主要目的就是宣传要爱护我们的耳朵,亲爱的小朋友们别看我们的耳朵不大,但作用是很大的,我们要听好听的歌曲,听大自然的声音,还有听老师们的声音都是要靠我们的耳朵才行。那么今天我们北京红缨佳佑幼儿园就要跟家长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如何保护好我们的耳朵。

一、使用药物需谨慎

有些消炎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如果使用不当很可能会对听觉神经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所以宝宝们生病时,家长一定要带他们及时就医,用药需谨遵医嘱,切忌自作主张。

二、谨防“左邻右舍”的不良影响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咽喉炎、流脑、乙脑……耳朵“左邻右舍”的这些毛病都可能会殃及池鱼,诱发耳部炎症的发生,导致听力障碍,所以家长们一定不要忽视宝宝们的小毛病,及时发现尽早处理。

三、远离噪音污染

宝宝们的“小耳朵”极其娇弱,听觉器官尚未发育完善且适应能力差,巨大的响声及嘈杂的噪音都可能使他们听力下降,甚至造成耳聋,所以家长们要避免让宝宝长期处于噪音污染环境中,更不要带他们去歌舞厅、酒吧等娱乐场所,也不要让他们使用耳机。再有,提醒各位家长朋友在为宝宝们选择音乐玩具时,一定要注意玩具的音量大小要适中,乐曲旋律要柔和,切勿让噪音玩具进门。

四、避免异物入耳

游泳、洗澡时不慎进入耳朵的脏水,淘气玩耍时塞入耳朵的纸团、小球,模仿成人掏耳朵时用的发卡、别针、火柴棒……这些不起眼儿的小东西都可能成为损坏宝宝听力的罪魁。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注意避免异物进入宝宝的耳朵,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很多宝宝的听力损伤缘于常见耳病的处理不当,下面北京红缨佳佑幼儿园就为您分享有关宝宝耳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听力自测方面的知识。

一、宝宝听力自测

判断宝宝的听力是否正常,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作用不容忽视。另外,妈妈们也可以使用一些小方法在家对宝宝的听力进行简单自测:1~2个月的宝宝对较大的声响会产生强烈反应,如果宝宝到了3个月对巨响还是无知无觉的话,就应考虑是否存在听力障碍;6个月的宝宝能够听音寻源,如果妈妈在宝宝身后拍手宝宝毫无反应的话,妈医院进行听力检查;另外,1岁的宝宝不能模仿发音或对爸爸妈妈的指令无法理解,2岁的宝宝出现明显语言障碍或反应迟钝,这些都可能是宝宝听力出现问题的信号。

二、常见耳病防治

病症一:急性外耳道炎

症状:患儿的外耳道壁红肿、精神萎靡、烦躁哭闹,部分出现发热症状,用手按压其耳屏或牵拉耳郭,则哭闹更凶,严重时还可见黄色液体从耳中流出。

病因解析:此症多由于妈妈为宝宝掏耳朵时,不慎划破耳道皮肤引发感染所致;另外,宝宝洗澡、游泳后未及时将灌入耳道的积水排净,也是诱因之一。

治疗方法:医院就诊口服消炎药治疗,并可用热毛巾在耳部热敷,促进炎症消退。

病症二:急性中耳炎

症状:患儿鼓膜充血、膨隆,伴有拒绝进食、夜闹不安、用力扯耳等表现,急性中耳炎常与鼻塞、流涕、发热等感冒症状夹杂出现。

病因解析:宝宝感冒、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咽喉炎易并发此症。

治疗方法:宝宝出现感冒、哭闹、拒食等症状,医院进行检查;宝宝感冒时,要尽量保持其鼻腔通畅,可采用热敷鼻根的方法减轻鼻塞症状,切忌让宝宝用力擤鼻子;再有,妈妈给宝宝喂奶时,要将其头部抬高一些,喂完后不要立即让宝宝平躺,而应轻拍其背部,以免漾奶后乳汁集于口咽,再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亲爱的家长和小朋友们,希望以上的分享,能够让家长和小朋友们得到帮助,也希望我们不只是在“爱耳日”这一天才想到要保护我们的耳朵。儿童期是听觉言语发育的关键时期,听力残疾导致儿童言语发育障碍会影响其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发展,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因此我们平时就要爱护我们的耳朵,让我们的宝宝们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扫一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tindex.net/jbgs/48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