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市民注意游泳后耳朵进水勿轻视

?

 夏日炎炎,游泳成为了不少人首选的运动方式。清凉的池水可以除去一身燥热,然而,在游泳时稍不注意很容易会出现耳朵进水的情况。有人会立刻进行处理,有人则置之不理。有医生提醒,如果耳朵进水后清理不及时,除了易引起外耳道炎外,还会有患中耳炎的危险。   市民罗先生今年40岁,平时酷爱游泳。几个星期前,他和朋友一起到某泳场游泳。游完泳后,他感觉耳朵进了水,虽然不疼不痒,但是有点耳闷,往外倒也倒不出来,听力开始下降。于是,他想用棉签把耳朵里的水吸干,没想到掏的时候头一偏,棉签不小心把左耳耳道戳伤了,耳朵里“嗡嗡”地响,煎熬了一周后仍没有好转。医院就诊后发现,耳朵里的耳屎由于游泳时被池水泡涨,已经结成块堵在外耳道了,几乎将耳口完全塞住,由此导致耳闷,再加上他掏耳朵时,将外耳道戳掉了一小块皮,从而引起发炎。   市民小李是一名游泳爱好者,每逢夏天都会经常到泳场游泳,也不时会遇到耳朵进水的情况,“每次游泳后感觉耳朵进水时,我都会用手堵住没有进水的一边,然后进水的另一边朝下,身体使劲地跳跃。跳几次后就可以感觉到耳朵里的水流出来了。如果还不行,我就会回家用棉签小心处理。”市民小李说。   耳科医生指出,由于水有一定的张力,进入狭窄的外耳道后会形成屏障而把外耳道分成两段,又由于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屏障与鼓膜之间产生副压,维持着水屏障两边压力的平衡,使水不易自动流出。   有时外耳道内有较大的耵聍(俗称耳屎)阻塞,水进入耳道后更易包裹于耵聍周围而不易流出。耳内进水后会出现耳内闭闷,听力下降,头昏,十分不舒服,因此人们往往非常迫切想把水排出来。有人甚至用不干净的夹子、火柴棒、小钥匙等掏耳,这样虽然可侥幸将水屏障掏破使水流出,但也易损伤外耳道甚至鼓膜,导致耳部疾病。   那么,游泳耳朵进水怎么办呢?该医生建议:可用手将外耳向上或向外拉,单脚跳,让水顺耳道流出;用干净的面巾纸,卷成锥形,伸向耳道将部分水吸出,但要注意锥形头部不要太尖;回家后如果还感觉耳朵内有水,可拉伸外耳使耳道伸直,用电吹风轻吹30秒左右,需要注意的是,电吹风需距离耳朵至少5厘米;把头偏向一侧,将医用消毒酒精滴入几滴到耳道,轻摇头部,然后将头偏向另一侧让水流出。   “如果发现耳朵红肿、流脓等症状就不要自行处理了,应立即就医。游泳之前最好先准备耳塞,避免耳道进水。如果鼻腔呛水了,可轻轻擤鼻子,尽量不要将水吸进鼻咽部。”该医生提醒道。(记者李烨威)

来源:从化新闻社

为你推荐

商务合作与联系

?

?官方网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tindex.net/jbgs/71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