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护士考生掌握知识,护理考试研究中心小编精选了一些试题给大家练习,每道题都有答案解析,考点讲的清楚明白,考生学习更高效!今日试题如下:
开始练习
1、患者女,20岁,因“头部外伤1小时”急诊入院。有血性脑脊液自鼻腔溢出,为预防颅内感染,下列护理措施错的是A.外耳道滴入抗生素B.每天消毒外耳道C.外耳道放置干棉球,渗湿及时更换D.静脉使用抗生素E.鼻导管给氧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1、A考察脑脊液漏病人的护理措施。该患者有血性脑脊液自鼻腔溢出,为预防颅内感染,应禁止耳、鼻滴药、冲洗和堵塞。
(2~4题共用题干)
病人,男性,20岁,建筑工人,自脚手架上跌下,头侧面撞击于砖块上,乳突血肿,右耳流出血性液,听力降低明显2、该病人的护理,下列不正确的是A.床头抬高15~30cmB.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外耳道C.限制液体入量D.禁忌行腰椎穿刺E.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减少脑脊液外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2、E考察颅底骨折的护理措施。护理脑脊液漏的病人时,禁忌鼻耳道的堵塞,因可导致引流不畅、逆行感染。
3、该病人最可能存在A.颅前窝骨折B.颅中窝骨折C.颅后窝骨折D.脑震荡E.脑挫裂伤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3、B考察颅中窝骨折的临床表现。颅中窝骨折表现为耳后乳突区瘀斑,脑脊液耳漏、鼻漏,损伤听神经会引起听力下降。该患者符合这些表现。4、目前该病人最适宜的体位是A.头低位B.半卧位,头偏向左侧C.半卧位,头偏向右侧D.平卧位,头偏向左侧E.平卧位,头偏向右侧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4、C考察颅底骨折的护理措施。颅中窝骨折表现为耳后乳突区瘀斑,脑脊液耳漏、鼻漏,损伤听神经会引起听力下降。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时,宜采取半卧位,头偏向患侧,目的是借助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向颅底,使脑膜逐渐形成粘连而封闭脑膜破口。
5、产褥感染护理哪项不妥A.防止交叉感染,进行床边隔离B.产妇平卧臀部抬高C.体温超过38℃应停止哺乳D.保证营养摄入E.保持外阴清洁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5、B产褥感染者应该采取半卧位或抬高床头,促进恶露引流,使炎症局限,有利于防止发生感染扩散的严重后果。
6、关于产褥感染的防治,下述哪项不妥A.加强孕期保健B.产时尽量少做肛查C.产前、产时常规用抗生素D.产褥期保持外阴清洁E.掌握阴道检查适应证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6、CA.B.D.E是防治产褥感染的措施,但C是滥用抗生素的做法。
7、关于产褥感染的原因,错误的是A.产道存在细菌B.妊娠末期性交/盆浴史C.医务人员呼吸道传播D.缩宫素的使用E.产程延长及手术助产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7、DA.B.C.E均可是产褥感染的诱因,但是使用缩宫素不会导致产褥感染的发生。
8、患者女性,足月产后3天,出现下腹痛,体温不高,恶露多,有臭味,子宫底脐上一指,子宫体软。考虑其最可能的病理是A.子宫内膜炎B.子宫肌炎C.盆腔结缔组织炎D.急性输卵管炎E.腹膜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8、A子宫内膜炎的临床表现:轻度患者表现为低热;恶露量多,混浊有臭味;下腹疼痛、宫底压痛、质软。重者出现寒战、高热、头痛、白细胞增多、下腹压痛、恶露增多有臭味。由题干可以看出是子宫内膜炎。
9、患者女性,产后2周出现弛张热,下腹疼痛并且压痛明显。下肢肿胀疼、痛,皮肤紧张最可能的诊断是A.子宫肌炎B.血栓性静脉炎C.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D.急性盆腔腹膜炎E.产后关节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9、B血栓性静脉炎是产后并发症之一:来自胎盘剥离处的感染性栓子经血行播散引起盆腔血栓性静脉炎,患者多于产后1~2周继子宫内膜炎后出现反复发作寒战、高热,持续数周。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多继发于盆腔静脉炎或周围结缔组织炎,临床表现随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髂总静脉或股静脉栓塞时,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出现下肢水肿、皮肤发白和疼痛(称股白肿)。小腿深静脉栓塞时可出现腓肠肌及足底部疼痛和压痛。
10、产妇,31岁。产后2周,下肢肿胀,疼痛,皮肤紧张、发白,该产妇可能发生的产后并发症是A.产后贫血B.产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C.产后高血压D.产后心脏病E.产后糖尿病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10、B产后,来自胎盘剥离处的感染性栓子,可经血行播散,引起下肢血栓性静脉炎,血液回流受阻,引起下肢水肿、发白。选择答案B。
◆护考|7.1日护士练习题!
◆护考|7.2日护士练习题!
◆护考|7.3日护士练习题!
◆护考|7.4日护士练习题!
◆护考|7.5日护士练习题!
◆护考|7.6日护士练习题!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试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