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民日报官方 专家表示,出现炎症的刺激因素有4大类:生物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因素,物理的,化学的以及免疫过度的因素。
带“炎”的病中只有由细菌引起的那些,用敏感的抗生素才会有效。像感冒、腮腺炎等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起不到效果。由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所致的炎症,比如咽炎,有时是讲话过多、麻辣烫饮食等引起的,一般也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外科1体表肿块切除术后
2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
3轻度软组织挫伤
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
5浅静脉炎
6老年性骨关节炎
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
8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
9慢性劳损性疾病
10慢性膀胱炎
11慢性前列腺炎
12前列腺增生
13无合并症的肾结石
14精囊炎
15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
16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
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妇科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宫颈炎
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4前庭大腺囊肿
5阴道炎、外阴炎
6原发性痛经
7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
儿科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2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为什么提倡药物“口服优先”?
口服为什么要优先呢?口服药物是一个较安全的过程。在胃肠道里,有胃酸,肠液,有各种消化酶,不仅使食物消化成小分子,也能使一些有毒的物质分解,使很多细菌被破坏。在吸收入血之后,还要通过肝脏,才能分布到全身。人们早已知道,肝脏是人体内的一个解毒器官。一旦误吃了毒物,由于吸收有一时间过程,及时发现还可补救,即用灌肠、致吐等方式,让毒物排出体外。
提醒:抗生素使用“三不”“三问”
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在抗生素的使用中,要记得“三不”:一、不自行购买。抗生素是处方药,要凭医生处方购买;二、不主动要求。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90%的感冒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无能为力;三、不随意停药。一旦医生认为需要使用抗生素,病人就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保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完成足够的疗程,以免制造出抗药性细菌让其伺机再起。
当医生开出的处方中含有抗生素时,要做到“三问”:一、询问自己的疾病是否是细菌感染,是不是必须应用抗生素才能治疗;二、经诊断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时,应询问医生正确的用药方法;三、在取药时询问药师,服药时需注意什么。
跑腿:问答几大热门科室的情况外科:需辩证看待输液
据报道称,外科科室成为抗生素的重灾区,有数据显示,我国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达到了97%。
对此,医生说,从外科手术的角度,也要辩证地看待输液,“比如一些人本身抗感染能力较弱,可能仍然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妇科:抗生素可能破坏“微生态”
妇科专家就介绍,只有急性炎症发作,才需要抗生素,医院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药物。另外,即便是需要用药,口服和打针就够了。
女性阴道内部环境同时寄存着多种菌群,菌群之间相互抑制,从而维持内环境酸碱度平衡,保持健康。一旦体内摄入过量抗生素,就会破坏阴道的微生态环境。如,当乳酸杆菌活性被抑制,外来致病菌就会大肆繁殖,反而会导致阴道炎症的产生。
儿科:抗生素有时会帮倒忙
儿科也是抗生素滥用的重灾区。医生表示,儿科确实有几种情况不需要输液:如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腹泻病,毛细支气管炎,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
但是专家也坦言,“儿科疾病的一大特点就是,病情的进展很快,对于一些混合感染的小宝宝,有的时候医生也会让患儿输液,主要是是怕其发展为肺炎,这也是本着为患者负责的态度,希望家长理解。”
中山医院呼吸内科黄建强医生进一步解释,是否给病人打点滴还得视乎临床诊断而定。
“要看病人是初次发病,还是多次发病,是否有并发症,是否长期病患者等等,我们也不建议随意打点滴。但如果是体弱患者,或患有其他疾病的,则不能简单做判断和决定。”
(编辑/流辉)
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羊城晚报新闻报料中心”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