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发现宝宝烦躁不安,经常用手去抓挠耳朵、宝宝耳朵流水,流脓性分泌物,有时会伴有发热发烧,甚至还有气味。那么宝宝很可能是耳道发炎了。
耳朵构造了解耳朵构造从基础了解宝宝的耳道炎症一般来说,婴儿远较成人易患耳疾。因婴幼儿的咽鼓管尚未发育成熟,咽鼓管仅为成年人的一半长,而且管径粗,位置较水平,管口常呈开放状。因此,鼻咽部细菌及分泌物容易经过此管进入中耳鼓室而引起中耳炎。
中耳好比一个小小的火柴盒,有六个壁,前壁就是鼓膜,将外耳道(俗称耳孔)和中耳隔开,中耳腔内覆盖着粘膜,有三块起传音作用的听骨与内耳相连。一般情况下,洗澡时外耳道偶尔进水,只要鼓膜没有病变,水是进不了中耳腔的,也不可能引起中耳炎。
急性症状急性中耳炎患儿表现为耳朵疼痛,早期啼哭不止,并经常用手抓耳,伴发热、拒奶等症状。如果伴有鼓膜穿孔,还可见粘液脓性分泌物流出耳外,患儿听力减退。患了急性中耳炎,应该积极、彻底地治疗,防止转为慢性。
宝宝连续3天发烧37.5℃以上,吃了药烧却持续不退时,就要考虑宝宝有患中耳炎的可能,要尽早去耳鼻喉科检查。
孩子突然变得烦躁,爱哭,而且夜里总是睡不好觉,这时要立即带他去看医生。
观察宝宝给宝宝掏挖耳朵,不小心如果宝宝不断地摸耳朵、挠耳朵、揪耳朵,要想到他是不是患了中耳炎。损伤了外耳道粘膜或鼓膜导致了感染,也有可能蔓延到中耳发生炎症。当发现宝宝躁动不安、摇头,要想到他耳朵可能不舒服。孩子突然变得烦躁,爱哭,而且夜里总是睡不好觉,这时要立即带他去看医生。
鼓膜里有渗出液会导致听力下降。如果你发现宝宝对你的召唤反应迟钝,叫他几遍也不理睬,要赶快带他去耳鼻喉科检查。
怀仁老兵乳品喂奶姿势不当会引发宝宝中耳炎
有些家长喜欢把宝宝平放,然后垂直奶瓶让宝宝吸奶,吸奶期间有溢奶情况后也只是擦干嘴巴附近,然后继续给宝宝喂奶,却不知道这会增加宝宝患上中耳炎的风险。因为宝宝的中耳还没有完全发育,咽鼓管的肌肉收缩力量也比较小,咽部里面的液体也就很容易流入中耳,因此中耳炎就容易出现。所以,家长在喂奶姿势上一定要多多留心。
给宝宝喂奶的正确姿势
交叉式这种方式很简单,也比较快捷。宝妈一手从宝宝腋下穿过托着宝宝的头部,将宝宝身体稍微倾斜,另外一只手托着乳房,这样宝宝就能吸到乳汁,也不会出现溢奶的情况。
侧卧式夜里很多宝宝有喝奶的习惯,宝妈可以侧卧在床上,用枕头托着宝宝的头部,接着母婴相对,腹部贴合在一起,为了确保宝宝与自己紧密相连,宝妈最好能在宝宝后面垫上一个枕头。等到宝宝喝完奶之后可以继续睡觉,也不会打扰到他人。宝妈千万别让宝宝含着奶头入睡,这样对宝宝并不好。
这种喂奶方式也非常方便,宝妈们也会更加轻松,所以当宝妈觉得累的时候,可以采取这种喂奶方式。
摇篮式这种姿势是最常见的,一手拖住宝宝的颈部,一手拖住乳房,让宝宝将整个乳头含住。为了让自己不累,哺乳更加轻松,宝妈可以一只脚踩在凳子上。
腋夹式这种喂奶姿势适合那些剖腹产的妈妈,这样可以避免宝宝压迫到自己的伤口。这个姿势其实很简单,宝妈睡在床上,手臂夹着宝宝的双腿放在身体侧腋下,让宝宝的上半身趴在自己的胸口前,然后稍微将宝宝垫高一点,用手托着宝宝的头,成八字形。
新妈在给宝宝喂奶时可以交换着使用上面这些哺乳姿势,此外还需要注意不要遮挡住孩子的口鼻,因为孩子的头颈部力量都很薄弱,一旦母亲睡着乳房将会堵住宝宝的口鼻,导致宝宝出现窒息的危险。
中耳炎的治疗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特别在夜间喂奶时,应尽量抱起婴儿,防止因婴儿头部位置过低,其口含的剩余奶汁在熟睡后流入咽鼓管内而引起炎症。有的母亲白天工作劳累,夜间斜躺在床上喂奶,有时婴儿还在吃奶而她却睡着了,这时奶汁可以顺着婴儿的脸流入外耳道内引起炎症。
中耳炎的治疗正确的喂奶方法是:抱起婴儿喂奶,喂完后轻拍婴儿背部2—5分钟。治疗急性中耳炎,可以静脉点滴或肌肉注射青霉素等抗生素;患耳用3%双氧水充分清洗,若鼓膜未穿孔可滴2.5%氯霉素甘油,鼓膜穿孔可滴0.5%金霉素溶液。同时还应注意改善和保持鼻腔和咽鼓管的畅通。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