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我们都知道,我们也经常的掏耳朵,认为耳屎是一种很脏的东西,殊不知耳屎的作用是非常强大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耳屎的作用。
耳屎的作用
1、耳屎能清洁耳道人的耳屎中含“耵聍”,它可粘附进入外耳道的灰尘,以及局部皮肤代谢产生的脱落细胞,起到清洁耳道的作用。
2、耳屎能杀菌耳屎富含脂肪酸,在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膜,使外耳道处于酸性环境,具有轻度的杀菌作用。
3、耳屎能保护耳膜和鼓膜耳屎像哨兵一样守着外耳道的大门,阻止异物侵入耳朵,保护耳道和鼓膜。当空气中的尘埃侵入我们的耳道时,耳屎就能把它们粘住,保持外耳道的清洁;如果有小飞虫飞进人的耳道,一旦尝到苦苦的耳屎,也马上就会“逃之夭夭”。
4、耳屎能保护听力人之所以能够听到各种声音,是靠外界各种不同的声波传进耳朵,引起鼓膜振动所致。但如果声波过强,如打雷、爆炸等,鼓膜会因之而受到剧烈震动,容易招致损伤,时间一长,听力就会下降。而耳屎则可以像消声器那样减低声波的冲击,以保护鼓膜,进而保护听力
5、耳屎能防止感染性疾病耳屎具有一定的油腻性。假如我们在洗澡时,不小心水流进耳中,耳屎就可以发挥“水来土掩”的作用,防止脏水的侵袭,进而防止可能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的发生。
耳朵不要随便掏
掏耳朵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习惯动作。但是,掏耳朵很容易损外伤耳道皮肤,把细菌带进耳道。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大块硬结的耵聍,应该请医生用专业工具取出,千万别自己掏。如果痒得难受,可以用手在耳外侧轻轻揉,或用棉签轻轻擦,但不要太往里伸。
擤鼻涕的方法要正确
有鼻炎、咽喉炎的人,不要用力擤鼻涕,以防止鼻咽部分泌物经咽喉鼓管进入中耳。正确的擤鼻方法是:按住一侧鼻孔擤出另一侧鼻涕,然后再交换擤另一侧。
游泳注意保护耳朵
通常,耳部健康、正常的人游泳都不会造成感染。但是,如果耳部的硬块耵聍已经形成栓塞,耳朵一旦进水,耵聍就会变软膨胀,刺激耳道引起发炎;如果耳膜出现问题,甚至已经穿孔,那么深水会对鼓膜造成压力,容易引起眩晕,也会引起感染。喜欢游泳的人最好戴上耳塞,如果水进到耳朵里,可以侧身将水控出,或是用干棉签轻轻吸干。
搓弹双耳保健法
耳为宗脉之所聚。人的耳朵分布着诸多穴位,它们通过经络与全身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搓弹双耳是最廉价的强肾方法。两手分别轻捏左右耳耳垂,再搓摩至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每天做两三次,每次1分钟。长期坚持,能起到抗衰养颜的作用,对头痛、耳鸣等疾病也有帮助。
寒冷天气耳朵要保暖
耳朵体积小,接触空气的面积大,热量很容易散发。外加耳朵皮肤薄,耳廓缺少皮下脂肪的保护,极易长冻疮。外出一定要给它们“穿上”保暖外衣,可以戴上耳包,或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可以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让其快速回暖。
大风猛烈吹耳朵痒痒
秋天风大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耳朵痒痒,然后就使劲的掏,这样做是大错特错。痒痒其实很有可能只是头发丝吹倒耳朵里了,或者有细小的灰尘。在这个时候,最好不要掏,轻轻的用手动动耳朵就可以缓解,或者回家以后用棉棒轻轻擦去灰尘就可以了。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往耳朵中滴一滴橄榄油,然后再让其流出,这样可以有效地软化耳朵里的污垢,并且将污垢自动带出。
季节交替耳朵容易“中风”
脑中风,大家都听说过,然而对于另外一种高发疾病“耳中风”却知之甚少。“耳中风”在医学上称为“突发性耳聋”,也叫“突聋”。由于季节交替,气温不稳定,近期耳中风发病率较高。
“耳中风”有哪些表现?“耳中风”清晨或早上起床时常见,多是几天内突然听力减弱。患者主要有两种表现:第一,中低频下降,这就是说突然听不清声音,即便是面对面的说话依旧听不清;第二,高频下降,这种情况日常言语交流时没有影响,但伴耳鸣的频率较高。
▍内容来源:综合网络
▍综合整理:掌上防城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