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宣传主题是“携手抗疫防痨,守护健康呼吸”。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每个人都认识到防控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性。作为结核病中构成比占85%的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我省发病形势如何?当前应如何做好防护?3月23日,河南省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孙定勇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年全省共报告发病肺结核病患者例,其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15岁以下儿童肺结核发病率占0.90%,15岁至60岁人群占65.08%,60岁以上老年人占34.02%。从职业分布看,农民占74.82%,位居第一位;其次为家政服务及待业人群,占8.46%;再次是学生、离退休人员、工人,分别占6.45%、3.45%、1.86%。
“与去年同期相比,我省肺结核报告发病数下降了12.42%,报告发病率下降了12.84%。从易感人群上看,65岁以上老人、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感染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容易被感染,还有活动性肺结核的密切接触者也要特别警惕。”孙定勇说,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联防联控机制的建立以及人们防护意识的增强,目前我省第一季度肺结核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由于我省人口众多,肺结核病患病人数基数大,加上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以及中小学面临即将开学,肺结核有可能出现群体性感染发病,因此大家仍不可掉以轻心。”孙定勇说。
孙定勇补充说道,肺结核与新冠肺炎有着相似的发病症状和传播途径,但又存在本质的区别。“肺结核是慢性呼吸道疾病,新冠肺炎是急性呼吸道疾病;前者是细菌感染,后者是病毒感染;前者有疫苗或药物可治疗,后者主要靠支持性治疗。”他建议,处于传染期的肺结核患者应该停工、休学,隔离治疗,独居一室,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封闭场所。外出应主动佩戴口罩,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或肘部掩住口鼻,避免直接面对他人。
对于普通人群的预防,新生儿应及时接种卡介苗;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场所,比如教室、集体宿舍等要格外注意;医院、学校、化工企业等高危场所应配戴口罩;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一旦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要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孙定勇说。
只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接受完整、规范的治疗,肺结核就能治愈康复。专家提醒:“无论是哪种结核病,必须要足量、足疗程、联合用药,一定不能中途停药,否则就会导致治疗失败、疾病复发,甚至产生耐药。一旦成为耐药肺结核,治疗时间需要18至24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治疗费用更高,而且治愈率较低,甚至可导致死亡。如果传染给其他人,被感染者一旦发病也是耐药肺结核。”
近年来,结核病控制是我省各级政府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目前我省在全国首开先河,将初治肺结核、复治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单耐药肺结核、多耐药肺结核和耐多药肺结核等6种结核病实行门诊和住院按病种付费,并纳入我省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范围,此举大大降低了结核病患者的经济负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