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日你属于哪种类型的耳鸣

我们常常听人说“神经性耳鸣”、“血管搏动性耳鸣”、“主观性耳鸣”……,到底这些说法从何而来,依据何在,不同的耳鸣叫法代表什么意思呢?今天就让我们系统的理一理耳鸣到底有哪些类别。

我们最常用的,根据耳鸣能否被他人感知,将耳鸣分为主观性耳鸣和客观性耳鸣两种类型。客观性耳鸣常由体内的生物性活动所产生的实际声响引起,如中耳、咽鼓管以及软腭的血液湍流、脉搏跳动以及肌肉收缩产生的声响传递到耳内,他人可直接或借助医疗器械检查到耳鸣的存在;主观性耳鸣则是指在体内和外界没有任何声音刺激的情况下的耳鸣,目前多认为是由于听觉神经系统的异常活动引起,比客观性耳鸣更为常见。

根据耳鸣的发生部位,可以分为耳源性耳鸣和非耳源性耳鸣。耳源性耳鸣指和耳相关的疾病(包括外耳、中耳、内耳、听觉通路及听觉中枢)引起的耳鸣,如外耳道耵聍栓塞、外耳道肿物或异物、中耳炎、影响内耳功能的梅尼埃病、听神经和听觉中枢的病变等。非耳源性耳鸣则泛指听觉系统以外的原因诱发的耳鸣,如血管源性耳鸣、肌源性耳鸣,其他系统疾病(甲亢、贫血、高血压病、肾病等)所致的耳鸣。

根据耳鸣的病程,可以将耳鸣分为急性耳鸣(小于3个月)、亚急性耳鸣(3~12个月)、慢性耳鸣(大于12个月)。从病程上对耳鸣进行分类,对于耳鸣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根据耳鸣的耐受程度,则可将耳鸣分为代偿性耳鸣和非代偿性耳鸣。若患者自觉耳鸣轻微,或者在长期生活中已逐渐适应耳鸣声,则为代偿性耳鸣。反之,若耳鸣影响患者睡眠、对生活和工作造成困扰,甚至出现精神症状,比如焦虑、抑郁、烦躁等,则为非代偿性耳鸣。

从耳鸣的病因角度出发,还可以将耳鸣分为生理性、病理性耳鸣。听到自身正常的血管搏动声音、呼吸声、咽鼓管开放的声音等均属于生理性耳鸣;而噪声性、感染性、中毒性、药物性及全身疾病等引起的耳鸣均属于病理性耳鸣。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对耳鸣进行多种分类。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有助于医生和患者对耳鸣充分认识、区别对待;有助于耳鸣病史的准确采集,并对诊断、治疗和耳鸣康复评估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魏然,丁雷.耳鸣分类方法概述[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15(1):44-47.

2.牛艳,王建明.耳鸣的分类、衡量标准及治疗进展[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38(6):-.

3.曹晓丽,刘蓬.耳鸣分类的研究[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8(6):-.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供稿:上海市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

作者:鲁小玲王璟

主审:李华伟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tindex.net/yczz/5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