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康middot资讯小掏怡情

有这么一件事儿,不做没啥感觉,只要开始做了,就根本不想停,有一次就会想无数次。

只要是做过的人,都会这么形容它:舒服的不行,全身酥酥麻麻,飘飘欲仙。

没错,说的就是——掏耳朵!

很多人沉迷于掏耳朵不能自拔,觉得掏得越干净越好,隔三岔五给耳朵“搞卫生”。

提问:真有必要吗?

耳屎并非一无是处

一、耳屎是什么?

耳屎(也称耵聍),主要是由耳道的分泌物、脱落的皮肤和毛发、皮肤正常菌群混合而成。

通常我们掏出来的耳屎有两种样子,一种是薄薄的片状,另一种好是粘粘的(粘在挖耳器上也不会自己掉下来),就像油脂一样,又被称作“油耳”。

二、耳屎很有用?

耳屎在日常生活中,被人嫌弃了不知多少次,但可千万不能小看它,它一直在默默奉献,保护着我们的耳朵。

1、抵抗细菌、病毒感染

耳屎富含油脂,在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性膜,赋予外耳道抵抗细菌、病毒侵害的作用。

2、阻挡外物入侵

耳屎黏性能黏住由外界吹进来的尘埃颗粒、昆虫,挡住水滴进入耳道内部,避免耳朵被感染而引发外耳道炎、中耳炎等。

3、保护鼓膜防止破损

耳屎对传入的声波能起到过滤和缓冲的作用,使鼓膜不致被强声所震伤。

由此可见,耳屎并不是必须清扫出去的垃圾,反而是有功之臣,它一直默默地保护着耳朵。

事实上,古时候的人们还会把耳屎作为润唇膏或者治疗刺伤的药膏来使用。

耳屎不需要刻意去掏

有人问,耳屎会把耳朵堵住吗?

耳屎那么强大,当然不会干这事,它会选择自己走。

我们的耳朵有很厉害的“自洁”功能,在我们睡觉、运动时,耳屎会随着重力的变化慢慢往外走。

所以,如果没有出现耳朵不舒服或者听力下降等情况,我们不需要掏耳朵,更不用担心耳屎会把耳朵堵住。

而有些人总认为耳屎是脏东西,不掏心里不舒服。

这就是典型的手贱综合征,耳朵真不需要你这么勤快给它做卫生。

第一,耳屎对耳朵有保护作用。

第二,耳道天然的自净功能,大部分人的耳屎能够自行排出。

比如说话、吃饭、打呵欠时,耳shi会随着下颌关节的运动而自然脱落,排出体外。

第三,频繁掏耳朵危害多。

刺激外耳道皮肤分泌更多的耳屎,从越掏越多。

容易造成外耳道皮肤损伤,引起感染,导致耳朵疼痛、瘙痒、流脓。

不小心捅破耳膜,导致听力下降,甚至永久丧失听力。

共用挖耳工具,会传染疾病,最常见的是人乳头状瘤病毒,引起外耳道乳头状瘤。

所以,如果耳朵没有不适症状,就不需要特意去掏。

什么情况下该掏了?

经常掏耳朵这么危险,但还是控制不住想掏,咋办呢?

耳朵痒,耳屎多了,掏掏也无妨。

但记住小掏怡情,大掏伤身,一周最多掏一次。

自行清理时,最好使用软质小棉棒,在外耳道口处轻轻旋转,且深度不宜超过1.5厘米。

千万别用发卡、牙签等尖锐物掏,容易损伤耳道皮肤和鼓膜。

但如果耳屎结成团块,堵塞了整个外耳道,出现耳朵堵塞感、听力减退时,就需要专业人员来清理了。

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滴耳剂,如过氧化氢、婴儿油、甘油等,滴入耳道内,每次1-2滴,每次保持1-2分钟,每天2次,睡前滴效果最好。通常耳屎会在两周内自己排出。

不要自己动手或者去理发店、足浴按摩店或者街边的那种小摊儿掏,容易出问题。

千万别随意给孩子掏耳朵,孩子的耳道皮肤娇嫩,用棉签或牙签去掏易致外耳道的皮肤受损引起炎症。更有甚者可损伤鼓膜,使听力下降。

记住:小掏怡情,大掏伤身,强掏灰飞烟灭!

不说了,我得去掏会儿!

-END-

(文字、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声明:所推送文章,所有权归作者所有。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tindex.net/yczz/71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