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有点痒或者有点不舒服,怎么办?
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掏一掏。
6月24日,家住珠海的的陈姨睡醒后发现自己的耳朵又痛又痒。睡意朦胧的她掏了掏耳朵。结果,不仅没有缓解症状,她还听到耳朵里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于是拿耳挖挖它,结果越挖还越往里面钻!
见情况不妙,陈姨家人急忙将她送院治疗。医生检查后发现,她耳内有一只苍蝇大小的活蟑螂正在蠕动并且不断往耳膜位置靠近。所幸及时就诊,陈姨耳内蟑螂均被医生取出,并无大碍。医院医院副主任医师易长龙介绍,事发当天他就已经接诊了两位类似陈姨情况的患者。易长龙说:“(患者)都是在家睡觉的时候,感觉有东西爬进耳朵里面了。”戳视频看更多▼
其实昆虫进入耳道的事件并不止这一例,常见的有小蟑螂、蚂蚁、小飞蛾等甚至还有蜈蚣与苍蝇。所以在生活中,大家一定要做好家里的卫生工作!那如果蟑螂或飞虫不慎进到耳道里,我们该如何做好应急处理呢?小编给狮山的小伙伴们支招!↓↓↓
01如果察觉昆虫入耳,千万不可以用掏耳勺去乱挖。02到黑暗的地方,打开手电筒,将光源对准耳道。虫子一般都有“趋光性”,在黑暗中,看见光亮,会主动往光亮的地方爬行。03将少量食用油类和酒类,滴入耳道。可以侧躺,有虫子一侧耳朵朝上,将少量液体滴入耳道。虫子会被闷死或者淹死,几分钟后可以将试着将飞虫取出、自然倒出虫子或者使用蘸油的棉签拭出虫子亦可用温水冲洗耳道。04如果昆虫无法取出,应该及时就医。医生特别提醒,如果虫子没夹出就已经死了,也不能不加理会。因为滞留在耳道的昆虫尸体会导致耳道感染,发炎流脓。应急处理完毕后,街坊应第一时间就医。
记住了,遇到虫子的时候,千万不要慌张,用正确的办法处理它!说起昆虫钻耳朵,小编就顺便提一提耳朵的保护神——耳屎!不知道为什么,掏耳屎似乎会给人带来一种莫名的快感。这其中的“爽”,可能真是谁掏谁知道。但你知道吗?在耳鼻喉科的门诊室,常常会有很多病患因为耳痒、耳痛、耳闷去看医生,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过度或不当掏耳屎导致的。想不想解锁一套应对耳屎的正确姿势?今天就和大家叨叨耳屎的那些事儿。耳屎是什么?耳屎,医学上叫“耵聍”,是由耳道皮肤腺体自行分泌出来的物质混合了灰尘、皮屑形成的。
耳屎分两类,一类干性耵聍,一类湿性耵聍,后者俗称“油耳”。“油耳”和遗传有关,不是一种病。我们黄种人干耳较湿耳多,白种人和黑人则反之。
耳屎是干什么的?耳屎才不是一无是处,它有3个使命。
润滑保湿作用:如果没有耳屎,耳道过于干燥,容易引起耳痒、皮肤烧灼感。
避免砂砾、水滴直接刺激或破坏耳膜:耳屎的黏性可以黏住不慎进入耳道的砂砾,挡住水滴。
有一定抗菌作用:这也是那些“油耳”的朋友虽然耳屎不断,但并没有耳部感染流脓的原因。
耳屎一直都在默默无闻保护着我们的耳朵,我们却乐此不疲地要把它掏出去……总有一种暴君容不得贤臣的画面感。
耳屎会不会长满耳朵?能掏吗?每个人都会长耳屎,终其一生。
无论是干性或湿性耵聍,除非有症状,否则无需处理。如果耳屎堵满了耳道,继而出现耳闷胀、耳痛、听力下降等情况,医院处理。
如果实在想掏,能不能自己用棉棒或者挖耳勺“掏掏耳朵”呢?
不建议!
首先,耳道有自排自洁功能,大部分人的耳屎是可以自行排出的。咀嚼动作也会促进耳屎的外排。
其次,反复掏耳朵会破坏耳道皮肤自然屏障,甚至会引起耳道湿疹。
如果掏耳时被人撞到,棉签或耳勺直接捅破耳膜,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有些甚至是恢复不了的。
所以再次强调,如果耳朵没有什么症状,耳屎什么的,就随它去吧。
小孩子的耳朵能掏吗?也不建议这么做。
儿童的耳道比成人窄,而且皮肤免疫力也更脆弱,掏耳朵不当甚至会引起外耳道炎。除非耳屎已经堵塞了整个耳道引起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时才需要清理,医院处理。
医院常规的处理方法有两种。1.医生在直视下夹取。
2.耳道冲洗:先用滴耳液浸泡3日,待软化后,医院用专门的设备进行温水冲洗。
一般来说直视下可夹取的,大部分也不会有什么症状,只有在耳屎阻挡医生检查耳膜时才夹取。耳道冲洗是比较温和的,四岁以上的小孩子大多乐于配合。
但是,无论是掏耳还是冲洗的前提都是孩子的耳朵出现了不好的症状,否则都不建议进行。
往期精彩内容
来源丨广东公共DV现场、丁香医生、广东卫生信息、东莞疾控
编辑丨狮山社卫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