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硬化到了家门口,水库码头也修缮好了,我们组的猕猴桃终于可以用车运出去了!”前不久,永顺县松柏镇纪委书记周汝国拨通了坝溶村村民老何的电话,电话那头,老何高兴地向周汝国报喜。
老何口中的公路硬化和水库码头,几个月前,这还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因占地补偿和土地所有权不明确等原因,该镇坝溶村祠堂组的通组路和移民码头修建工作自启动以来就难以推进,不仅严重影响祠堂组20多户村民出行,更阻碍着坝溶村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对此,镇党委和村支两委曾多次进行调解,但因涉及占地的村民互有怨言均没有调解成功,通组路和移民码头修建也因此一拖再拖。
年8月,永顺县纪委监委收到老何等人联名举报,反映村干部在坝溶村通组路和移民码头建设中不作为,侵占退耕还林补助款等问题。接到反映后,县纪委监委通过精准研判、精准交办,由县监委委员包案领办,松柏镇纪委配合,调查组在分析提炼信访件的基础上,迅速组织人员与老何等人调查了解情况。
▲调查组人员就反映的问题进行实地查看来到老何居住的祠堂组,只见几幢木房子零星坐落在山坡上,连接着房子的路仍是黄土和杂草,路的一旁,调查人员见到了老何。“其他地方今年都脱贫了,别人都是水泥路通到家,我们组还是泥巴路,这个问题我已经向村镇反映好多次,干部不作为、不解决,你们要是解决不了问题就不要来耽误时间。”第一次见面老何充满怀疑。
做好信访工作,贵在将心比心。一趟不行,就多跑几趟。第二次和老何见面,调查人员与他聊村情、拉家常、问生计,在闲聊中了解到:老何对镇村干部多年没有协调好通组路和移民码头修建的事而耿耿于怀,一直觉得是镇村干部不作为、懒作为。不仅如此,20多户村民也对通组路未硬化一事颇有怨言,多年来村民种植的猕猴桃都是靠肩挑手提。
把脉问诊“开良方”,对症下药“除病根”。了解问题症结后,调查组决定兵分两路开展调查,一路就反映村干部侵占退耕还林补助款问题进行核查,另一路就信访人提出修路、建码头等问题开展调查。经过入户走访、现场核实、查阅资料,从涉农资金发放和民生项目等关键问题入手深挖细查,仅18天,信访件中提及的问题和疑团都予以查清和解开。
原来,因祠堂组村民贺某对通组路占地补偿有异议,便私自将通组路挖断,施工队因此不能进组硬化。不仅如此,祠堂组在修建移民码头时,老何与贺某因码头平台占地发生纠纷,致使码头一直未能实施硬化建设,一拖就是三年。
如何让村民放下不满,让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成了摆在调查组面前最紧要解决的问题。为化解两人的心结,调查组组织县移民局、镇村干部实地查看移民码头修建;组织县交通运输局实地解决通组路修建问题;组织县林业部门、镇村干部、信访人现场核查退耕还林面积……不到一月,调查人员现场查看12次、入户走访群众38户、到15个单位和部门收集相关证据余页。
▲通组路硬化后“关于通组路硬化我们已经和贺某协调好了,通组路很快就能硬化。”“至于80余亩退耕还林没有得到补助的问题,经调查,这80余亩地没有列入退耕还林计划”……调查人员一个个反馈着调查情况,在大量事实和工作人员耐心解答下,老何等人的心结逐渐解开,对调查结果予以认可。去年12月,通组路硬化到了家门口,水库码头也如期修缮完毕。
路通产业兴。如今的坝溶村,崭新的村民服务中心,干净宽阔的通组路,连片的猕猴桃、烤烟和蔬菜……每一处都展现着坝溶村脱贫蝶变后的全新风貌,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带动下,依靠勤劳的双手先后脱贫,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纪检监察信访工作,一头连着干部,一头连着群众,一些案件之所以“结而未了”,根源就在于当事人心结。近年来,永顺县纪委监委坚持把化解群众信访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深入一线,到群众身边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年,全县纪检监察信访举报总量同比下降22.3%,越级访同比下降14.2%,重复访同比下降52.1%。
作者:刘红熊辉(永顺县纪委监委)编辑:张超兰「往期阅读」
湖南出台加强“一把手”监督“十必严”措施
乡村振兴路上,看这个村如何昂首向前……
虢正贵主持召开书记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巡察工作
觉得好看,请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