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与健康有什么关系正常人并不需要掏耳朵

北京什么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出名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51012.html

点击蓝字

  掏耳朵并不是一个好习惯,经常掏耳朵可能会引发耳道皮肤遭受破坏,容易受到细菌感染,甚至有可能造成栓塞,耳屎凝聚成团,阻塞于外耳道内。可能引发眩晕、耳鸣甚至是听力减退等问题。

  正常人是不需要掏耳朵的。一般情况下,耳垢可以缓慢地从耳道内向道口移动,在人体进行咀嚼或者张口运动时自行排出,需要时用双手按摩耳廓也可以帮助耳垢排出。

  耳垢(耵聍)是一种外耳道的正常分泌物与外界灰尘和皮屑等物质的混合物,成分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非酯化的脂肪酸,醇类,角鲨烯和胆固醇,是耳朵天然的保护伞。

  1、耳屎富含油脂,能够在外耳道表面形成一层酸性保护膜,抵抗细菌和病毒的侵害;

  2、耳屎还能够挡住来自外界的尘埃颗粒、昆虫和水滴,避免耳朵被感染;

  3、耳屎还会对传入的声波发挥过滤和缓冲的作用,保护鼓膜不被强声所震伤。

  4、耳朵里脱落的细胞,皮屑,洗澡的污水,再加上一些细菌之类的混合在一起,在耳朵里慢慢堆积,时间久了会有点酸臭味,这种特殊气味还具有驱虫的功效。

  耳屎与健康有什么关系?

  柔软+黄色块状物——新长出来的耳屎

  耳屎是油脂、皮肤新陈代谢脱落下来的"死皮"和外界带来的"脏东西"的共同混合物。在它刚刚形成的时候,会带着丰富的油脂、水分,是黄色、柔软的。

  白色片状物——失去了水分的耳屎

  在外耳道比较靠外的部分,基本上都是白色的片状耳屎,它也是正常耳屎进化来的,只是时间久了,耳屎的水分渐渐被蒸发掉了,变成了泛着白色的片状耳屎。如果穿了深色衣服,还手贱地掏一下耳朵,你可能就会看到迷你版的"雪绒花"了。

  黄色+黑色干硬块状物——被氧化的耳屎

  在耳道再往里面一点点,这个地方的耳屎,一般都是黄黑色的块状物,而且还硬硬的。是因为耳屎里富含油脂,和空气接触后油脂会逐渐氧化,变成黑色,而且它的位置相对比较靠外,有一部分水分被蒸发了,就会变得硬硬的。

  黏黏的黄色液体——外耳道炎

  耳朵流油,是因为有些人的耳朵油脂分泌过于旺盛,还没来得及和"耳朵死皮"、"外界脏东西"混合,就自己偷偷流出来了。但如果一直以来都是"干耳屎",在挖耳朵之后,耳朵特别疼,还突然出现了耳朵"流水"、"流黄色粘液"等现象,可能是得了外耳道炎,医院看看了。

  黄色夹杂红色血丝——耳膜破裂或穿孔

  若耳屎带血丝,一般是掏耳朵掏破了,有可能是耳膜破裂或穿孔,为安全起见,建议尽快去看医生。

  黄色+白色/黑色耳屎、耳朵奇痒——真菌性外耳道炎

  经常觉得耳朵痒到难以忍受;耳朵有点堵的感觉,听声音还闷闷的;还有黄色耳屎外面包着一层白色或黑色糊状物,而且结成块…这很可能意味着耳道被念珠菌、黑曲菌等真菌感染了,医院,请医生帮你处理!

  绝大部分情况下,是不需要刻意去清理耵聍的。耳道内的菌群有自己的生态平衡,如果人为地去干扰、去掏耳朵,反复过度掏耳朵可能会造成外耳道疼痛、瘙痒甚至损伤外耳道皮肤,引起发炎。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用硬物掏耳朵、掏耳朵频率过高、在混乱的环境下掏耳朵。正确地掏耳朵,建议选择滴耳剂,如过氧化氢、婴儿油、甘油、矿物油等,将1-2滴滴入耳道内并保持1-2分钟,每日两次,睡前滴耳最佳。通常耳垢会在两周之内自己排出。

  耳垢过多而导致不适时,可以向耳鼻喉科专业医师求助,医生会用专业工具清除耳垢。如果发现耳垢性状异常,应警惕耳部炎症,医院就诊,不要擅自处理。

点击“阅读全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tindex.net/zlff/202107/71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