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那么多年眼保健操你知道耳朵也有保健

全国

爱耳日

.03.03

许多人都做过眼保健操,但是你做过耳保健操吗?

耳朵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经常按摩耳朵,做耳保健操,可以促进耳部血液、淋巴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调节人体机能,提高免疫力,对常见的耳鸣耳聋等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的积极作用。下面给大家示范耳保健操的按摩方法,快来练习吧!

今天(3月3日)是第二十二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旨在普及听力健康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爱耳、护耳意识。

造成听力损失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耳朵外耳、中耳、内耳结构及听神经、听觉中枢的病变;其次,服用耳毒性药物,头部外伤,一些疾病引起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还有一些是先天性听力损失和遗传性听力损失;此外,长期遭受噪声影响,不正确的生活习惯,都有可能损伤听力。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人们接触高噪音的机会增加,再加上不良的生活方式、社会压力等因素,耳鸣、耳聋已成为常见的健康问题,困扰着多数人的健康。保护我们的耳朵,以下行为请注意避免!

01长时间处在噪音中

人若长时间处于车辆喧哗、人声鼎沸、机器轰鸣等噪音大的场所,会使原本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

建议做法:在噪音环境中,应注意结合使用耳塞、耳罩或者防声帽,阻隔噪音,减少听力损害。

02长时间佩戴耳机

长时间戴着耳机听音乐有损听力,也不要长时间在高强度噪声的环境中使用耳机,为了盖过噪音,人们会不自觉加大音量,睡前也不要使用耳机,耳塞夹在枕头和耳朵之间,会对鼓膜造成伤害,如果听音乐睡着了,耳朵处于休眠状态,所受的伤害会更明显。

建议做法:连续戴耳机不宜超过60分钟,在公交车或大街上等噪音很大的地方不要使用耳机听歌。睡觉前尽量不要戴耳机听音乐,可改为外放的音响。

03掏耳不当

如果经常使用耳勺、火柴棒掏挖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伤及鼓膜。

建议做法:掏耳朵不可太过频繁,每个月1次即可,最多不要超过两周一次;耳道奇痒难忍时,可以用棉签沾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擦耳道,亦可内服维生素B、C和鱼肝油。

04强忍着不打喷嚏

在一些重要场合突然想打喷嚏,有些人会选择强忍不打,这种行为有一定的健康风险。因为强忍时,气流有可能会通过鼻后气管进到耳中,从而震裂鼓膜。

建议做法:如情况特殊一定要忍住不打,为了不伤害耳朵,建议尝试擦拭鼻子,尽力用鼻子深呼吸,按住上嘴唇,这样有可能压制住喷嚏。

05擤鼻涕方式

鼻腔通过咽鼓管和中耳相通,用力捏住鼻子擤鼻涕时,特别是把两个鼻孔同时捏住然后用力向外擤时,鼻涕中的细菌会通过咽鼓管涌入中耳,从而引起细菌感染。

建议做法:建议擤鼻涕的时候将下巴向上抬起,手指按压住一侧的鼻孔,通过鼻涕抽吸将鼻涕从后鼻孔回吸到鼻咽部处,然后再经口咯出,不可用力过猛。

06耳朵进水

在游泳、洗澡或者洗头的时候,耳朵可能会进水,由于外耳道深达2.5-3厘米,而且还不直,外耳道皮肤有许多纤细的绒毛,水进去就不容易出来,有可能会诱发外耳道炎,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听力下降。

建议做法:一旦耳朵进水了,可以通过单脚踮脚蹦跳的运动让水流出来,或者用棉签把水吸出来,再不行可以用电吹风把耳内的水蒸发出来。

此外,情绪过于激动、急躁、暴怒也是诱发突聋的重要因素,因为人的情绪发生剧烈波动时,体内的交感、副交感神经会失去正常功能或发生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内耳听神经缺血缺氧而引发耳聋,因此,日常生活要注意不要激动,平和愉悦的心情很重要。

如果以上的内容太多你记不住,可以通过一段简短的顺口溜让你牢记护耳知识:

小小耳朵作用大,工作生活需要它,

嘈杂地方要少去,长时听歌不可行,

有水入耳莫慌张,棉签清洁吸干燥,

喷嚏要打别强忍,少掏耳朵要谨记,

耳保健操勤练习,爱护耳朵保听力。

医院耳鼻咽喉科简介

医院耳鼻咽喉科以国际前沿诊治流程为标准,以精准与微创为基础,以早期诊断及治疗为理念,在保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传统业务范围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领域。

目前科室确立了以下几个临床及科研重点:头颈肿瘤外科特别是头颈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功能性鼻腔鼻窦手术及鼻眼相关外科;颅底侧颅底外科及颅底重建;喉显微外科及喉癌术后的发音及功能重建;人工听骨及听骨链重建,听觉植入技术等耳显微外科;口腔颌面及头颈部整形及美容外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tindex.net/zlff/202108/7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