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主要症状。多由气温下降,防御功能下降,烟雾粉尘、污染大气,黏液分泌增多等细菌、病毒感染或化学、物理性刺激,以及过敏等因素所致。根据病情和病程可分急性和慢性两种。中医认为此病属于“咳嗽”、“痰饮”“喘鸣”等病症范畴,与肺脾肾三脏功能虚损有关。多因外邪犯肺,肺气失宣,或肺燥阴虚,失于清肃,以及脾阳不振,湿盛生痰,或肾不纳气所致。灸法治疗支气管炎的原则,以肺止咳、健脾化痰,或补肾纳气为主。艾灸治疗支气管炎有较好的效果的,历代针灸著作对本病的治疗都有所记录,近代文献也屡有报道。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应用灸法防治本病,也进行了较多的临床观察和部分实验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经过灸法治疗后,部分患者得到了临床控制和临床治愈,多数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体征表现也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实验观察提示:灸法治疗有止咳、祛痰、消炎、平喘的效果。并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降低变态反应,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等,显示了灸法有缓解症状,增强机体防御功能等作用。艾灸调理支气管炎的常用穴位:大椎穴,肺腧穴,膏盲穴,天突穴,关元穴,直骨穴,命门,中脘,足三里等。古籍记载咳嗽上气,以乳根下一指许,正与乳根相直骨间陷中,妇人即乳头向下度之,乳头齐处是穴,艾柱如小豆大,灸三壮,男左女右,火到肌即差。一云其穴当取乳下骨间动脉是也。——《得效方》咳嗽,灸天突、肺腧、肩井、少商、然谷、肝腧、期门、行间、廉泉、扶突——《针灸聚英》若是痰饮并咳嗽,治却须当灸肺腧——《胜玉歌》案例参考病案参考一王**,女,46岁。患支气管炎已12年,每年冬季均发作3~4个月。近几天因受凉致病发作,现有阵发性频咳,夜间较重,不能入睡,咯白色泡沫粘液痰,痰量中等,并有胸闷气短,曾服止咳药效果不明显。检查:体温36.5度,血压\80毫米汞柱(约16/10.7千帕),脉搏每分钟90次,肺部听诊呼吸音粗糙,X线胸透提示:两份纹理增多粗乱。血、尿、大便常规无异常所见。苔白厚腻。采用艾温和灸法,灸肺腧、大椎、天突穴各20分钟,当夜即感咳嗽减轻,痰量减少,尚能入眠。经3次治疗诸症消失,达临床控制。病案参考二:章X元,男,成年。上感继发气管炎,发热(38.5度)咳嗽三天。左右厥阴俞压痛(++),即左右同时熏灸,着火后热流即直向下透,有如水流,凡热流所生之处均有疼痛反应,继而又有胸痛及头痛,且渐加剧?休息约1小时,平静如故。再灸痛稍减d灸至4次痛感消失,症状亦大减,乃停灸。年我馆曾调理一例支气管炎,详情请浏览《我的艾灸经历:支气管炎三次艾灸治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tindex.net/zzbx/4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