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全国爱耳日保护耳朵记住这几点

“虽然我是五官中最不起眼的,也最容易被忽视。其实我很脆弱!一旦我受伤了,您就再也听不见清晨的鸟鸣,傍晚的微风,恋人的低语,亲人的问候——甚至,您将无法保持平衡。”——耳朵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快来听听耳朵的心声。耳朵:主人的这几个习惯让我很受伤·把“噪音”当成一种享受每次您从CLUB、KTV、游戏厅出来,我都会发自内心的感叹:“哇!感觉这个世界都安静了。”但我还是感觉到周围充斥着各种杂乱的回音,甚至是出现耳鸣、耳闷等症状。这时候我已经被那些音乐噪音伤害了。声音达到80-90分贝就可以称之为噪音。我的身体里面有一个结构叫做毛细胞,它是将外界音波转换成人类听觉神经电波的重要转换器。毛细胞非常敏感,过度的瞬间高分贝声音和长时间的噪声暴露都会造成内耳毛细胞的加速损伤甚至死亡,从而出现耳鸣或听力减退症状。医生提醒:不要长时间、频繁置身在这种嘈杂的音乐环境中,间隔20分钟到外面透透气,缓解一下强声对耳朵造成的压力。另外,如果是因为工作需要不可避免的长时间处于嘈杂环境中的人,可以选择配戴防噪音耳塞,减少损伤。·爱听大分贝音乐来吵醒我您是不是也很喜欢在我身上挂上耳机?但您知道吗?很多耳机因为没有降噪功能,所以声音一定要比外界的声音更大,才能听得清耳机里的声音,不知不觉中就对我造成了声损伤。医生提醒:1.建议用降噪耳机,它可以隔绝外面的声音,不用将耳机声音开很大就可以听到;2.选用降噪耳机时注意行驶安全,因为外面声音听不清,有可能喇叭的声音也被音乐声盖掉;3.建议开耳机的声音保持在满档的50%以内,声音不能过大;4.戴耳机时长一般不超过半个小时,超过了可能就会对耳朵造成损伤,耳机声音越大使用的时间要相应缩短;·用坚硬的东西戳痛我掏耳朵时,您可能会觉得非常舒服,其实我不喜欢!我们真的不需要被清理得一干二净,因为适量的耵聍(耳屎)能保护我的外耳道皮肤,还能黏附外物不继续深入。耵聍还有滋润作用,可以保持正常的耳道环境。平时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多余的耵聍就会自行排出。如果用坚硬的东西清理耵聍,很容易伤及耳道和鼓膜,影响听力,甚至患上中耳炎。医生提醒:1.应选择正确的掏耳工具。2.因耵聍堵塞出现咳嗽、疼痛和听力下降情况,医院让专科医生进行处理。医生:爱护耳朵别忘了这件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裴嘉红平时看到很多我们耳朵受伤的病例,很是心疼,下面就请她说说听力筛查的重要性。“人人享有听觉健康”是今年爱耳日的主题,“筛查”、“沟通”、“康复”是今年世界听力日的关键词。裴嘉红表示,这三个方面与听力损失密不可分,在这之中,新生儿听力筛查尤为重要,只有做好“筛查”,贯彻“康复”,才能达到顺畅“沟通”。·幼儿我们的语言发育黄金时期是在1周岁以前,虽然不会说话,但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声音来认识世界,孩子们会把听到的声音输入到脑袋里面并储存起来,储存的越多,那么开口说话就越早。所以,一定要尽早给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发现听力问题越早治愈效果就会越好。如果到6岁后才发现孩子有听力障碍,康复效果就会不太理想。新生儿出生2天后可进行听力筛查,初筛不通过的孩子应42天以内做复筛,复筛仍然不通过的孩子就需要转诊到有条件医院做详细的听力学检查评估听力。需要注意的是,仅仅一次观察结果是不行的,一次只能代表孩子的现状,所有的筛查必须是动态的、跟踪的、连续的,最好孩子0-6岁期间,每年都到相关医疗机构进行一次听力筛查。·老年人大家会认为人老了听力自然就会下降,觉得正常,其实不然。听力残疾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不仅直接导致沟通交流障碍,还会引发多种心理或机体问题,极大地损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家庭、社会功能,时间长了还会引发脑萎缩及老年痴呆的发病提前。如果发现老人出现以下情况,应该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去做听力检查:1.说话声音很大;2.要求你不断的重复刚刚说的话;3.你说话时他会经常打岔;4.把电视的声音开得很大。如果老人听力确实出现了问题,通过佩戴助听器,甚至是做人工耳蜗,就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新闻

关爱听力健康省一院举办大型义诊活动

3月3日,为关爱老百姓的听力健康,增强大众爱耳护耳的意识,医院(以下简称:省一院)在院内广场举办了“爱耳日”大型义诊活动,方便老百姓们咨询、问诊。当天一大早,义诊点就排起了队。陪家人到院看病的马先生说:“最近几年感觉听力有所下降,但一直都没有认真对待过,医院开展这样的义诊真是太方便了,我都不用挂号就可以向专家咨询我的问题。”马先生表示,经过医生初步检查发现他患有外耳道炎,接下来须进一步做听力检测等检查和治疗。“医生,我最近总是耳鸣,你帮我看看是怎么了?”张先生在义诊点向医生咨询道,经过一番询问及初步检查,医生告诉张先生:“外耳道没有任何异常,你的情况需要做进一步检查,另外,如果平时休息不好的话也会出现耳鸣,一定要好好休息。”听力很差的老人王先生到现场问诊,由于他听不清医生讲话,接诊的医生便耐心地用纸张写字的方式来与他沟通,王先生看得连连点头,走之前还不忘感谢医生。“据统计,我国有大约余万人存在听力受损问题,尤其是65岁以上老年人,约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省一院耳鼻喉科主任曹现宝说,“导致听力下降的因素有很多,如遗传、环境因素,病毒感染、服用化学药物以及外伤等情况都有可能导听力下降。”当下,很多年轻人喜欢戴耳机听音乐、玩游戏、追剧等,有的年轻人还喜欢到音量较大的娱乐场所去玩,如酒吧、KTV等,但长时间高分贝噪音冲击会造成内耳损伤,会出现听力功能下降,严重会导致噪声性耳聋,这将很难恢复。曹现宝建议,“每次带耳机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尽量减少到噪音很大的地方,就算身处噪音环境也要每10-20分钟出来缓解放松一下。”另外,挖耳也要注意。曹现宝表示,“一般来说,一定量的耳垢能够对耳道、耳膜起到保护作用。挖耳不要过深,否则易导致骨膜损伤,进一步损伤听力。”曹现宝提醒广大市民,一旦出现听力下降,一定要及时到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导致听力下降严重。来源:都市时报、医院文图: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伏秀丽编辑:王柔审核:茹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tindex.net/zzbx/6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