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到底掏还是不掏

你喜欢采耳吗?拿着工具,慢慢进入耳道……再配上放松的音乐

让陌生的挖耳勺在自己最隐蔽的体腔里挖,挠,刮,蹭,来一次深入脑壳的狂欢。

可你知道吗?如果杀菌消毒工作做不好,耳道可能长毛发霉,甚至听力下降,而且,如果采耳师所使用的工具一旦操作不当,鼓膜穿孔绝不是夸张,甚至可能癌变!

“医生,我耳朵里面反复痒,滴了耳药水也不管用,耳朵勺也掏不出来东西,最近一阵子感觉听力也有点问题,有时候还闷闷做响。”医院耳鼻喉科诊室,李先生向医生诉苦。自打上一次在家附近采耳会所那里采耳后,他就开始出现这些不舒服的症状。

在详细询问病史后,医生详细检查了李先生的耳道并采集了耳内镜图像。

经检查,李先生看到自己左右两侧耳道内均长出了一层黄黄的“痂”,痂皮上布满了“麦丝”。整层痂皮在耳道里好像一个黄色的肉干,甚至还附着到了鼓膜的表面,鼓膜的外形看起来模糊不清,整个耳道就好像“发霉”了一样。经诊断李先生所患的是真菌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皮肤上真菌感染导致的。

“非专业采耳是真菌性外耳道炎感染途径之一。洗浴之后,耳道避免不了会进水,潮湿的耳道同时为真菌提供了绝佳的生长温床,进而感染上了真菌性外耳道炎。”医生向李先生解释到。

“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是人的外耳道皮肤耵聍腺分泌出的一种淡黄色黏稠物质。通常情况下,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呈薄片状,和头皮屑一样。而有的耵聍如黏稠的油脂,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油耳”。

耳屎虽然名里带屎,但人家是个有用的屎,对耳朵是有保护作用的!能防止昆虫爬进内耳道,是天然的保温、保湿器,还有杀菌和防噪音的作用。

“专业医生是不提倡采耳的,因为耵聍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清洁能力。平时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耵聍大多可以自行排出。正常人在生活中并不需要经常采耳。相反,如果在采耳过程中造成损伤,反而会影响耵聍的脱落,甚至形成耵聍栓,堵塞耳道。

而且部分非专业采耳师所使用的工具并不是医学专业工具,存在很大的健康隐患。一是如果工具消毒不彻底,则很导致交叉感染;二是采耳的工具和人员不专业则可能导致损伤外耳道和鼓膜。比如医生在清理耳道时头顶带的是反光凹面镜,可将光源聚集到一点,能清楚看到耳道内部。而非专业采耳师所戴的头灯发出的是散射光,对于外耳道狭窄或弯曲的情况,可能无法看清耳道内部。耳勺、毛刷也并非医用,一旦使用不当,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甚至造成鼓膜穿孔。”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田崇明介绍。

这4医院“采耳”

①耳朵里有明显的堵塞感

有的人先天外耳道口狭窄,耵聍无法正常自行排出,堵塞形成耵聍栓。当堵塞感十分明显时,医院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清理。

②出现听力下降

③耳朵痛痒

若耵聍短期增多,特别是游泳完耳道进水后,感觉耳朵痛痒,应请专科医生处理,千万不要乱掏,以免引起耳道发炎。

④不当采耳后出现问题

一些人经常随意采耳,不知不觉对耳道造成损伤,致使耵聍无法顺利排出,耳朵“越掏越堵”;或者是采耳时有异物(如棉棒的棉花)掉入耳中,严重时出现出血、疼痛、肿胀等症状,医院就诊。

淮南医院

医院精神

凝心聚力爱岗敬业

精医重德无私奉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tindex.net/jbgs/71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