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嗨哟,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
这句话用来形容掏耳朵真的太恰当了
那触电般的酥麻感真的让人欲罢不能
尤其是从耳朵里掏出的一大坨的耵聍
那感觉真的爽翻了!
很多人因此沉迷于掏耳朵不能自拔
觉得掏得越干净越好
隔三岔五给耳朵“搞卫生”
其实,真没必要!
耳shi并非一无是处耳shi虽然带个“shi”字但并非一无是处
它在医学上有一个文艺的称呼
——耵聍(音同丁宁)
是外耳道皮肤耵聍腺分泌出来的
一种正常分泌物与灰尘、皮屑混合而形成的
毫不夸张地说,耳shi是耳朵的天然保护伞
1抵抗细菌、病毒感染
耵聍富含油脂
在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性膜
赋予外耳道抵抗细菌
病毒侵害的作用
阻挡外物入侵
耵聍的黏性能黏住由外界
吹进来的尘埃颗粒、昆虫
挡住水滴进入耳道内部
避免耳朵被感染而引发外耳道炎、中耳炎等
3保护鼓膜
耳shi对传入的声波
能起到过滤和缓冲的作用
使鼓膜不致被强声所震伤
由此可见
耳shi并不是必须清扫出去的垃圾
反而是有功之臣
它一直默默地保护着耳朵
悄悄告诉你,古时候人们还会把耵聍
作为润唇膏或者治疗刺伤的药膏哦
其实耳朵并不需要刻意掏耳朵有自净功能,并不需要特意去掏
有些人总认为耳shi是脏东西
不掏心里不舒服。
这就是典型的“手贱综合征”
耳朵真不需要你这么勤快给它做卫生
1耳shi对耳朵有保护作用
在上文中已经提到过
耵聍是保护耳朵的天然的保护伞
可以抵抗细菌、病毒的感染
还能阻挡外物的进入
以及起到保护鼓膜的作用
耳shi可自行排出
大部分人的耳shi能够自行排出
比如说话、吃饭、打呵欠时
耵聍会随着下颌关节的运动而自然脱落
排出体外
3频繁掏耳朵危害多
刺激外耳道皮肤分泌更多的耳shi,从越掏越多。
容易造成外耳道皮肤损伤,引起感染,导致耳朵疼痛、瘙痒、流脓。
不小心捅破耳膜,导致听力下降,甚至永久丧失听力。
共用挖耳工具,会传染疾病,最常见的是人乳头状瘤病毒,引起外耳道乳头状瘤。
什么情况下需要掏耳朵了呢?如果耳朵没有不适症状
就不需要特意去掏
当然,这并不是说完全不能掏
特定情况下还是需要掏掏的
1平时耳朵痒可以掏
但记住小掏怡情,大掏伤身
一周最多掏一次
自行清理时,最好使用软质小棉棒
在外耳道口处轻轻旋转
且深度不宜超过1.5厘米
千万别用发卡、牙签等尖锐物掏
容易损伤耳道皮肤和鼓膜
影响听力时需要专业人员清理
但如果耳shi结成团块
堵塞了整个外耳道
出现耳朵堵塞感、听力减退时
就需要专业人员来清理了
这种情况最好由专科医生帮助清理
以免损伤外耳道及鼓膜
不要自己动手或者去理发店
足浴按摩店或者街边的那种小摊儿掏
容易出问题
3提醒:别随意给孩子掏耳朵
孩子的耳道皮肤娇嫩
用棉签或牙签去掏易致
外耳道的皮肤受损引起炎症
更有甚者可损伤鼓膜,使听力下降
如果孩子耳shi较多的
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由医生取出
注意!采耳有风险!说起掏耳朵就要提到
红极一时的大保健——采耳
采耳,俗称为掏耳朵
素有“民间三大舒服之一”的美称
(其余两个分别是洗澡、捏脚)
采耳舒服吗?
如果你问采过耳的人
相信十个人有九个都会说绝对舒服!
但是!
如果消毒不到位很容易引起真菌感染!
来源:江苏城市频道
耳道皮肤非常脆弱娇嫩
使用不当的手法刺激或不洁净的器具挖耳
极易发生损伤及交叉感染
导致霉菌的滋生
有时候掏耳朵不当
可能使得细菌趁机侵入,引发中耳炎
那么应该如何预防霉菌的滋生?
??????
保持外耳道干燥清洁,进水后及时用纸巾擦干,或用吹风机吹干。
不要用不干净的器具或手挖耳,采耳要去正规机构。
出现耳道不适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早诊断早治疗,以免耽搁病情。
清理耳朵的办法如果你实在受不了的话下面的清理耳朵攻略送给你第一步:软化耳屎
往耳道里滴入少许干净的双氧水、甘油或者小苏打滴耳液使耳屎软化(任选一种就行,大概浸泡3-5分钟);第二步:温水冲洗
用橡皮球注射器缓缓地把温水冲进外耳道,然后让水自己流出来(此时你就可以看见混着耵聍的混合液体了);
第三步:擦干!擦干!擦干!
冲洗完成后,务必用干净的毛巾或者吹风机将外耳道弄得干干爽爽。
注意:
01
婴儿油、矿物油和专门的耳道清洁油
都可以用来清洗耳朵
如果不确定自己会不会过敏
最后先涂抹在手腕上
一个小时后没有过敏反应再使用
0
使用过氧化氢清洁耳朵也不错
这也是常用的耳道清洁液体
03
最好购买专门的滴耳器
使用这样的设备将液体滴入耳道中
如果担心自己操作会出现意外情况
建议还是去找医生
他们那里总会有合适的工具
专家强调:
如果耳垢不是太多,还是不要挖耳朵了
不管是棉花棒还是其他工具
都会对耳朵造成伤害
医院挂个号清理
让专业人士解决问题
清理完之后你会“惊喜”地发现
——耳朵更灵敏了!世界变得更喧闹
健康提醒很多人喜欢游泳,但是一定要谨防“游泳性耳炎”。1.尽可能保持耳朵干燥,游泳时使用游泳帽、耳塞或特别定制的模具。.进水了,应该耳朵朝下,用力拉耳垂,以便水能从耳孔中流出;3.或者将干毛巾、干纸巾、棉签放入耳朵,将水清出来。4.还可试试用吹风机来干燥耳孔。注意吹风机的风速和温度都要处于最低档,并与耳朵保持一定距离。
掏耳朵一时爽,一直掏一直爽
但是风险还是很大的
一定要小心谨慎哟~
|微天津小程序上线啦|
??点击下方卡片立即添加??
喜欢我就设个小星星呗
每天送您
天津新鲜时尚潮流生活指南哦~
编辑
蔡文
来源
健康医道、百助听力、广州日报、健康榜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法律顾问:天津中畅律师事务所冯四海律师
相关热文
●恕我直言,你没有在天津吃过火锅!
●天津人最耐的老味儿点心,到底有多豪横!
●吃过这种老味儿小吃,才算正宗的天津人!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