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我的耳朵为什么越掏越痒?”
“大夫,耳朵掏过以后很快又觉得里面有异物,感觉清理不干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耳朵痒的七大原因外耳道分泌物外耳道分泌物——耵聍,大家称之为耳屎。耵聍是皮肤在耳道里面的一种皮脂腺的一种异化,可以起到防止感染,阻止病虫进入外耳道的作用。耵聍可以阻碍声波对鼓膜的伤害,同时也有抑菌杀菌的作用。一般不需要清理,但积存过多而栓塞,会刺激外耳道神经引起耳痒。洗澡或进水后加重。
单纯外耳道炎外耳道进水后,皮肤变潮湿,大大降低了耳道的抵抗力,如果经常掏耳朵,损伤了外耳道皮肤,使微生物易于侵入,从而导致外耳道发生炎症。会出现耳内不适、闷胀和轻微疼痛等感觉。张口咀嚼时加重。
外耳道湿疹有过敏体质或耳朵流脓的患者,容易发生外耳道湿疹。初期时见耳孔发红、长水疮。挠破后流黄水,患处奇痒。多反复发作。
外耳道真菌病真菌进入外耳道,在适宜的条件下繁殖,引起的外耳道的炎性病变,形成真菌,像食物发霉一样。外耳道真菌发作时耳内发痒及闷胀感,有时奇痒,夜晚最明显,有少量分泌物;若痂皮霍分泌物阻塞外耳道或覆盖在鼓膜表面,会出现听力减退及耳鸣;若有细菌感染,会引起外耳道胀痛及流脓。
人体蠕形螨虫一种寄生在人体及哺乳动物皮肤的毛囊霍皮脂腺内的生物。耳痒由它引起,会出现经常挠耳和摇头的症状,严重时外耳道可闻到异味(酸臭味)。
不良习惯耳朵本来就没有致痒性疾病,但养成了掏耳朵的习惯,一有空就想用棉签、木棒、手指等硬物掏耳朵,损坏皮下组织,把耳屎挖光了,使得外耳道的皮肤变得干燥,也会引起耳痒。
自身疾病老年人易患糖尿病,引起全身瘙痒,包括耳朵痒。鼻炎发作时,也会引起耳朵痒。
经常掏耳朵对耳道内的皮肤是一种刺激,容易引起毛囊感染,或形成耳疖子、耳道炎等外耳疾病。尤其在夏天,由于出汗多、耳内潮湿,感染的机会就更大。所以,一般没有必要经常去掏耳朵,如果你已经形成了习惯,不掏就痒得难受,最好控制一下,或少用些硼酸酒精,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不再有掏耳朵的意识了,耳朵里面也就不会觉得痒得难受了。
但是对于那些腺体分泌旺盛、有“油耳”情况的人,“耳屎”生成速度较快,难以自行排出,由此引起耳痒及堵塞感,这时就需要时常人为地清洁耳道,有时还需要请专业医生使用专用器具来完成。自己处理时,正确的做法是:将棉签浸透温水后稍稍挤干,放入外耳道内朝一个方向轻轻旋转,将“耳屎”泡湿、浸软后随之带出,也可以用此方法先将“耳屎”泡软使之松动,再用专用的掏耳勺轻轻取出。质硬的“耳屎”则需找医生取出。
耳朵痒了怎么办?不正确的挖耳朵行为容易引起感染,给耳道健康埋下隐患,甚至影响听力。有些时候的耳朵痒,不用动手,动嘴就能止痒。
很多时候耳朵痒是因为耳道中积累了耵聍造成的。耵聍俗称耳屎或耳垢,是外耳道皮肤耵聍腺分泌的一种油脂性物质,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鼓膜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耵聍可以借助咀嚼、张口等下颌运动以薄片形式自行排出。
但专家提示:耳痒、耳闷也可能由耳科其他疾病所致,如“动嘴”后仍不能缓解,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明确病因。若为耵聍堵塞,也应该到耳鼻喉科,由专科医生取出,而不应该盲目挖耳。
欢迎阅读、点赞、评论、转发!!
河北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河北医院于年设立五官科,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发展,于年扩建并更名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并成立独立病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下设耳科、鼻科、咽喉科和头颈外科四个亚学科,开放床位数48张,年门诊量5万余人次,年收治住院患者近人次,住院手术达余人次。先后建成听力学实验室、呼吸睡眠实验室、耳鼻咽喉头颈解剖实验与教学实验中心,并逐步建成耳内科及眩晕诊疗中心等多个临床诊疗中心。医院的先进科集体、先进党支部,连续10年荣获河北省及张家口市“青年文明号”等光荣称号,年被确定为河北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唯一的省级医学重点发展学科,年被评为河北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是一个团结协作、不断创新、不断发展、负责任的科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