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家长在给清洁耳朵的时候,发现耳道里还布满一块块的耳垢,迫不及待地想用挖耳勺去挖,生怕孩子的耳朵被发胀的耳垢堵住,出现耳朵疼。
其实引起儿童耳痛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耵聍栓塞、外耳道感染等,虫类入耳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1
耳垢会自然排出
孩子出现耳朵痛,常见的病因有急性中耳炎、鼓膜外伤、耵聍栓塞、外耳道异物等。由于孩子的耳道较小,容易堆积耳垢,再加上皮肤娇嫩,家长若随意用耳勺给儿童抠耳朵,抠得太深也容易引发儿童耳痛。
儿童的耳垢可以通过咀嚼食物或张口等动作自行排出,一般不用清除。即使有少量残留,家长也没必要将其全部弄干净,剩下的部分会和新生的耳垢粘在一起,然后慢慢排出。
2
外耳道异物慎防虫类
除了洗澡耳朵进水、外耳道湿疹以外,外耳道异物也常发生在儿童身上,多为虫类侵入所致。
外耳道异物分为三类:一是非生物类,如石子或小玩具等;二是植物类,如豆类、种籽等;三是动物类,如飞虫等。部分异物可久存外耳道而无症状;症状明显者,会出现耳痛耳鸣和听力减退,亦可继发外耳道炎及中耳炎。
若异物为飞虫之类,可用镊子将其钳出耳外,也可用冲洗法将其冲出。但对于植物性异物,则禁用冲洗法,以防其受潮膨胀。对于表面光滑的异物,更是禁止用钳子钳取,以防越钳越深,有伤及鼓膜的风险。
钳取异物时,孩子的头部必须绝对固定,以免损伤耳道和鼓膜。如果孩子哭闹不止,不能配合治疗的话,也可在全身麻醉的状态下进行取出。
3
外耳道湿疹要除过敏源
儿童耳痛还有另一种原因,那就是外耳道湿疹。湿疹与致敏性食物(如牛奶、鱼虾、海鲜等)、吸入物(如花粉、动物的皮毛、油漆、化学气体等)、接触物(如漆树、药物、化妆品、织物、肥皂、助听器的化学物质外壳)等,都有一定的联系。
外耳道急性湿疹临床表现为,患处奇痒,多伴有烧灼感,挖耳后,会流出黄色的水样分泌物,凝固后形成黄痂。而且,分泌物所流经之处,可会造成病变部位的传染和蔓延。
此时,应尽可能找出病因,如去除过敏原,及停止进食刺激性或有较强变应原性食物,并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配合外用炉甘石洗剂、硼酸溶液、氧化锌糊剂、鱼石脂软膏、艾洛松软膏等,可改善症状。
END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