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
1、输液反应中最常见的是A、空气栓塞
B、发热反应
C、输液微粒
D、静脉炎
E、急性肺水肿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一、A1
1、
B
发热反应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所致,见于输液器灭菌不彻底或再次被污染,有效期已过;输入的液体或药物制剂不纯、消毒灭菌不彻底或已经过期、变质;输液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等。
2、加压输液时由于未及时更换液体发生空气栓塞,此时护士应为减轻患者症状应采取的卧位是A、俯卧位
B、去枕平卧位
C、端坐位,双腿下垂
D、左侧卧位,头低足高
E、右侧卧位,头低足高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2、
D
发生空气栓塞,此时患者应采取左侧、头低足高位,使气体浮向右心室心尖部,避开肺动脉入口。
3、静脉输液引起发热反应的常见原因是输入液体A、量过多
B、速度过快
C、温度过低
D、时间过长
E、制剂不纯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3、
E
静脉输液后出现的发热反应的原因有:输入了致热物质,见于输液器灭菌不彻底或再次被污染,有效期已过;输入的药液或药物制剂不纯、消毒灭菌不彻底或已过期、变质;输液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等。
4、输液中发生空气栓塞,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气泡栓塞大脑中动脉
B、气泡阻塞上腔静脉
C、气泡阻塞主动脉口
D、气泡阻塞肺动脉口
E、气泡阻塞肺静脉口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4、
D
空气随血进入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若空气量较大,则阻塞肺动脉入口,血液不能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引起机体严重缺氧。
5、静脉注射操作中,下述不妥的是A、长期注射者由远端到近端选择血管
B、在穿刺部位上方5cm处扎止血带
C、进针时,针头与皮肤呈20°角
D、在静脉上方或侧方进针
E、拔针后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5、
B
静脉输液:用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右手持注射器,示指固定针栓,使针头斜面向上,并与皮肤呈15°~30°角,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静脉。选好输液部位,垫小垫枕,选择粗、直、弹性好、清晰的静脉,确定穿刺点,在其上方6cm处扎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
6、静脉注射不正确的步骤是A、在穿刺点上方约6cm处扎止血带
B、常规消毒皮肤后嘱病人握拳
C、针头与皮肤成20°角进针
D、见回血后即推注药液
E、注射后用于棉签按压拔针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6、
D
静脉注射进针见回血后,应先松开止血带,再缓慢推注药液。
7、不属于头皮静脉特点的是A、微蓝色
B、无搏动
C、管壁薄
D、不易压瘪
E、不易滑动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7、
D
特征
头皮静脉
头皮动脉
颜色
微蓝
浅红或皮肤同色
搏动
无
有
管壁
薄、易压瘪
厚、不易压瘪
滑动
不易
易
血流方向
向心
离心
血液颜色
暗红
鲜红
注药
阻力小
阻力大,局部血管树枝状突起,颜色苍白;患儿疼痛,尖叫
因此选项D为正确答案。
8、输液引起肺水肿的典型症状是A、发绀、胸闷
B、心悸、烦躁不安
C、胸闷、咳嗽
D、呼吸困难、咳粉红色痰
E、面色苍白、血压下降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8、
D
循环负荷过重(急性肺水肿)临床表现:在输液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感到胸闷、气促,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由口鼻涌出,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心率快、心律不齐。故选项D的叙述正确。
9、以下有关输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需长期输液者,一般从远端静脉开始
B、需大量输液时,一般选用较大静脉
C、连续24小时输液时,应每12小时更换输液管
D、输入多巴胺应调节至较慢的速度
E、颈外静脉穿刺拔管后在穿刺点加压数分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9、
C
输液时静脉选择的原则为长期输液者由远端小静脉开始,大量输液者选用大血管输液滴速调节时,输入多巴胺等升压药时滴速宜慢,以防血压升高过快;颈外静脉穿刺拔管后要在穿刺点加压数分钟;连续24小时输液者一般24小时更换输液管。因此,选项C的叙述不正确。
10、颈外静脉输液的最佳穿刺点在A、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下1/3处
B、下颌角与锁骨下缘中点连线下1/3处
C、下颌角与锁骨下缘中点连线上1/3处
D、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上1/3处
E、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中1/3处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10、
D
颈外静脉的穿刺点为颈外静脉外侧缘,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之上1/3处。因此,D选项为正确答案。
End
点击下方图片↓↓↓,开始刷题西西老师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