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热衷于鉴别绿茶
而成都人独爱赏花
成都人的一生中
有四门必修课
一是在冬天
虔诚求雪的召唤术
二是凭借抛抛肉的抖动程度
就能判断地震级数的推理学
三是出太阳时
倾巢出动聚众补钙的
晒太阳基本法
宝宝宝宝器拍摄于龙泉四,则是一到春天
就变身“蜜蜂”流连于
成都周边各大花园花田花市的“花痴”能力
不在春天的成都街头走一走
你都不知道成都人的
“花花肠子”这么多!
成都人赏花的姿势
大部分都是跟着历史书学的
大多数人只知道
北京一下雪,就成了北平
他们不知道的是
成都一开花,就成了锦官城
Cheon拍摄于成华公园西门老居民
草堂代言人
杜甫都说过了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某种程度上来说
成都人都是在延续杜甫
河边赏花压马路的传统精神
don拍摄于浣花溪成都市花是芙蓉花
大部分人第一次听说的时候
都会觉得“蓉”得有点土
但“蓉城”就算土
也土得有历史渊源
五代后蜀皇帝孟昶(chǎng)
他在成都城里种满了芙蓉花
成都自此
也就有了“芙蓉城”的称号
植物园的芙蓉花,来源
武侯发布以后不要再觉得蓉城“土”了
建议把这句话刻在土豆上
煮进火锅吃进胃里也记在心里:
蓉城的蓉
是“出土”的词汇文物
成都人赏花鄙视链①
出门看花的>在家云赏花的
一到春天
成都人的朋友圈
就是一场线上的花届选秀
有人的才艺是开得艳
有人的才艺是开得多
有人的杀手锏是滤镜调得好看
各个参赛选手
亲临成都周边各大景点
收割的一波春景
发在网上battle
就是为了在朋友圈争到春天的C位
willing拍摄于龙泉近的去人民公园三圣乡……
远的去龙泉山、青龙湖、五凤溪……
只要有花
不管多远成都人都可以到达
没有时间亲临现场的朋友
只有卑微地贡献一个赞
表达他们对春天的最高敬意
格桑花开拍摄于崇州成都人赏花鄙视链②
亲自种花的>看别人种花的
光在外面看花
还远远不够
成都人,人均“采花”爱好者
不要误会
没有说成都人
喜欢路边的野花随便采的意思
而是每个成都人
骨子里都是植物园的在逃园丁
栏子拍摄于成都街头成都大大小小的花店
是他们的花艺灵感源泉
三圣乡花市
是他们花田届的耶路撒冷
一年只逛四次三圣乡
一逛就是一个季度
而各种花事小店
和花团锦簇的三轮花车是
平日里的三圣乡代餐
带着各式各样花香的三轮车
晃晃悠悠穿梭在大街小巷的样子
像是在给成都播撒香氛
网友刘文静拍摄于成都街头夏天是黄果兰和栀子花
冬天是腊梅
一元钱一朵,十元钱一把
就能让成都人乐此不疲地
把花香往自家客厅、阳台、小花园里搬
不得不怀疑
成都人的“搬”花精神
可能都是从孟昶那儿
传下来的皇室血统
成都人赏花鄙视链③
博爱派>专情派
成都人,都是赏花届的海王
你要问他们
最爱花田里的哪一朵?
他们只会支支吾吾半天:
每一片花瓣都是我的宝贝!
为了一朵花而放弃整片花园
是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的
只要是跟花有关的一切
都能开麦大喊“我可以”
lizy拍摄于植物园首先是地名
花照壁、花牌坊、荷花池
浣花溪、梨花街、红花堰
金花、皇花园、桂花巷……
成都市带“花”的街道地名
要是和《植物百科全书》放在一起查重
查重率可能比翟天临的论文还高
秘制甜瓜酱拍摄于成都地铁其次是食物
脑花、蹄花、郡花
腰花、豆花、土豆花……
所有跟“花”挨边的食物
虽然看不出来有花的样子
但跟花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真香!
如果说哪种花
在成都是人见人爱
受欢迎程度排名第一的
那应该是:杠上花
为了方便成都人赏花
他们把花搬进了商场!
纵然成都人
为了赏“花”可以跋山涉水
但要遇上天公不作美
下雨下冰雹下刀子的极端天气
还是不是适合去室外赏花
精准洞察了成都人对花的迷恋之情
龙湖成都北城天街
为了方便成都人赏花
直接把“花”搬进了商场内!
奇光春境·春日美学主题展
一看海报
就知道这“花展”不一般
肯定和那些
从春泥里来的花展不同
于是我拉上全所
最有花仙子气息的
翠勇先去龙湖成都北城天街替你们打探了一番
还没走进商场里
就能看见喇叭花广场外墙
有一朵超10米的
巨型彩色波点花在向你招手
惊得我和
翠勇立马掏出相机咔嚓咔嚓,拍照称奇
这朵花,就是城北茂盛生长力的表现吗!
进到商场二楼中庭
刚刚那朵大花,才只是前菜
这里是超㎡春日主题
大型沉浸式美学气模交互展览
左右两边分别有两朵造型别致的花型装置
坐镇全场
站在如此缤纷的装置面前
能立马感受到春天扑面而来的气势
环顾周围
争奇斗艳不止有花
还有成都各大时尚博主
在争相打卡拍照
图片来源
王三毛、春天酱的哥哥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