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新生儿出院后怎样洗澡这些注意事项宝

文丨福林妈妈

我第一次生娃的时候,孩子是第二天被带去洗澡,当时就我想,新生婴儿刚出生的时候身上有太多的胎渍,羊水、血渍、头发上身上都有,这时候宝宝是最脏的,医生却告诉我们第二天开始给孩子洗澡,那为什么一开始宝宝出生的时候,我们不给宝宝洗干净了呢?

其实呢,宝宝在出生之前,他在妈妈的肚子里,我们的子宫里当时的体温是一个37℃的环境温度,因为我们的成人的体温基本就是37度左右。当他出生后,我们的外界环境即使是最热的夏天,也不可能达到37摄氏度,所以说我们的宝宝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这就是我们宝宝为什么刚出生后不主张沐浴,而是在第二天的时候开始沐浴的原因了。

而生完宝宝出院之后,他们就需要爸爸妈妈带着去洗澡了。

我当时害怕害怕给娃洗澡这件事,所以月子里带着宝宝去游泳馆洗,后来看游泳馆的人给孩子洗多了,才敢在家给娃洗澡。

有的宝妈由于害怕孩子着凉,或者碍于月子里不能吹风这些种种顾虑(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是在月子结束之后才给宝宝洗澡。

给新生儿沐浴,有助于宝宝的干净卫生,促进宝宝的血液循环,并且能够评估宝宝的健康状况,同时增加了一个宝宝身体的一个舒适,还能有效的预防尿布疹和局部感染的发生。

尤其新出生的孩子,家里最常见一个是尿布疹,还有一个就是肚脐没有脱落的时候,会出现一个脐部感染,这是最常见的异常体征,所以说做好新生儿的清洁护理,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可以说洗澡是带孩子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那么,在冬天,如何在家里给宝宝洗澡呢?

沐浴前的准备:

门窗关闭,室温保持在26℃到28℃,调节水温38—40℃,可用水温计来测量,或用手腕脉搏处测量温而不烫为宜。

清洁双手剪掉指甲、摘掉戒指手链避免划伤宝宝,准备衣物浴巾,沐浴液,护臀霜。

这里的室温我们要注意了,如果家里供暖不好可以提前开暖风或者背对宝宝吹才行,防止风吹到宝宝。

接下来我们开始沐浴了:

按照洗脸—洗头—洗前身—洗后身的顺序进行。

我们抱住孩子:前臂托住宝宝背部,左手掌托着宝宝的头枕部,左手中指将宝宝双耳廓折向前方,堵住外耳道,防止水流入耳道,大臂住宝宝臀部及下肢。洗脸和洗头都保持这个姿势。

洗脸的时候,水温已经调好了,把宝宝的小毛巾浸湿,将它拧干,不滴水就可以了。

然后用毛巾的四个角,分别来擦拭眼睛、鼻子、脸颊,还有耳朵。

用毛巾的一个角擦拭一侧的眼睛,从内眦到外眦的一个擦拭(也就是内眼角到外眼角的一个擦拭)。

擦拭完之后我这个毛巾角,我就不用了,我在擦拭另一侧眼睛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更换另一个毛巾角。

就是为了避免一侧眼睛有感染了,你再用这个毛巾角擦拭另一侧,就很容易造成两侧眼睛的交叉感染。

洗头:右手用洗净头部,然后清水冲洗后用毛巾擦干头发即可,这里注意洗头的时候水不要冲进耳朵里。

洗前身:接下来的时候,左手握住宝宝左肩及腋窝处,右手握住宝宝左腿腹股沟处,轻放宝宝与水中。

清洗时保持左手握住,右手抹沐浴液按顺序清洗颈下,胸部,腋下,上肢,会阴,下肢。

总之就是自上而下清洗。

皮肤褶皱处要扒开清洗,比较难清理的是脖子,颈部,腋窝,大腿根处比较难清洗。

洗完澡:

将宝宝翻转过来,用右手从宝宝前方握住婴儿左肩及其头颈部依靠操作者前臂进行清洗,左手抹沐浴液,一次清洗后,颈背部臀部下肢。

这时注意,如果有结痂的痂皮较难清洗怎么办呢?

我们用油剂或香油浸润一会儿,再去清洗会容易洗净。

将宝宝从水中拿出后,迅速用大毛巾裹住全身,并将水分吸干,防止水蒸发使宝宝感到寒冷。

沐浴后的护理

首先是臀部护理,以会阴及肛门中心部位的皮肤粘膜为重点,上下涂抹护臀膏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尿液刺激皮肤

脐部护理:脐带脱落者用碘伏或75度酒精消毒消毒脐带残端和脐周用脐带残端为中心向外旋转擦拭消毒,保持脐部的干燥。

眼部护理:用消毒棉签蘸清水或0.9%的生理盐水由内眦到外眦擦拭,眼部擦拭一次更换一次棉签。

口腔护理:用消毒棉签蘸清水或者95%生理盐水擦拭口腔,分别擦拭上下牙龈,颊部及舌面。擦拭舌面的时候成z字形操作。

如此我们给宝宝的洗澡动作就完成了,奶前或奶后一小时进行,洗澡在室温条件良好的情况,一周可以洗1-2次,避免过多细菌滋生出现皮肤问题。

相关文章阅读

为什么新生儿出生后,护士不急着给娃洗干净,要24小时之后再洗?

宝宝冬天也可能会“淹脖子”!新生儿这四个部位,宝妈要常洗!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tindex.net/zlff/202301/90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