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的耳朵好一点吧,从这些点滴做起

<

  “目不可失,耳不可忘”,视觉和听觉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两个功能,但有些情况下,我们可能更加注重保护眼睛而忽略了对耳朵的   慎用药物防耳毒,留心听力护周全

  药物治疗是缓解疾病的有力手段,但你是否知道有些药物会给你的听力带来损害?例如氨基糖苷类药物(例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可能会对毛细胞造成损害并导致药物性聋。因此,在用药的时候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密切观察药物是否会产生不良反应,严格按照规定用药,避免滥用药物。

  防水入耳慎清洁,耳道卫生需留心

  人耳外道皮肤充满了细长的毛发,外耳道呈略带S形的弯曲状,长度大约为2.5-3cm。当游泳或洗澡时耳朵进水但未及时排出的情况下,就容易繁殖细菌,侵及外耳道和中耳部位,引起外耳道炎和中耳炎,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听力下降。如果耳朵进水,可以倾斜头部或单脚跳跃;游泳时也可以用耳塞或头罩防止水进入耳朵。

  勿常掏耳防损伤,自洁功能需信赖

  医院专家提醒,请不要使用类似牙签、发卡或者火柴棍之类的硬质尖锐物品清理耳朵,这样可能会损伤外耳道皮肤、甚至鼓膜,引发感染,最终导致听力下降。人的耳朵具有自排自洁的功能,大部分的耵聍(耳屎)可通过运动、咀嚼、睡觉翻身等自行排出。如遇大块硬结的耵聍无法排出,应请医生用专业工具取出。

  听力下降早诊治,耳聋突发莫迟延

  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工作劳累等其他因素增加了突发性耳聋的患病率。突发性耳聋是一种急性症状,所以越早治疗越好。为了预防突发性耳聋,应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一旦出现听力下降,应及时就医。

  远离噪音护听力,防护工具不可缺

  噪声是听力的“潜在杀手”,如果经常接触高分贝的噪声,比如汽车鸣笛声、施工噪音、KTV音乐等,均可能会引起听力下降或者耳鸣等疾病。噪声环境下工作者,应佩戴耳罩或者使用减噪系统等工具进行防护;此外,不要长时间听音乐,切不可将声音调得太大。(通讯员:张丽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tindex.net/zlff/202504/10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