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个医学基本原则,在现实中却呈逆向顺序。在中国,医院输液室俨然是最忙碌之地,“吊瓶森林”蔚为壮观。
滥用!
20万人死于输液不良反应
据统计,国际上每年每人2.5~3.3瓶的平均水准,到了我国就变成8瓶。称为“吊瓶大国”不过分!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输液量超过亿瓶,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输液不良反应。门诊输液,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还会增加耐药细菌的产生,最后导致无药可用。
改革!
全面停止门诊输
去年7月开始,江苏省医院将统一实施新政: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刚刚过去的年7月份,广东省卫计委办公室也下发《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通知表示,已确定了门急诊原则上无需静脉输液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具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如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等53种疾病。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北京、安徽、浙江、江苏、江西、内蒙、四川、新疆、福建、云南、广东等地都已出台相关政策。(各地政策略有不同,请参照当地下发文件)
伤害!
输液前你应该知道的事
输入体内的药液看起来干净透明,其实暗藏无数风险,然而,95%以上的人对此毫不知情。
不少人认为,输液能让病好得更快,还可以补充营养,多输没有坏处;儿童生病以后,一些家长觉得服药麻烦,输液方便……
可是,过度输液带来的危害是缓慢、长期的。
什么叫静脉输液?
就是需要刺破血管并往血管里输入并不属于血管里的东西。这已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在医学上属于侵入性操作范畴。
▲1瓶药液中有20万个微粒
1瓶药液中有20万个微粒
输液瓶中的微粒一直是注射液如影随形的“忠实伴侣”。你会发现,注射液瓶内的玻璃碎屑如碳酸饮料的气泡一样飞旋。
输液时,这些微粒进入血液循环,极易出现肺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症和过敏反应等。如果大量不溶性微粒特别是石棉微粒进入人体,还能引起肺癌和白血病。
曾有位学者对一个一生输过40升“吊瓶”的尸体进行解剖,发现该尸体仅肺部就有多个肉芽肿及大量微血管塞堵。
医院对“吊瓶”的抽检中,发现在1毫升20%甘露醇药液中,可查出粒径4~30微米的微粒个。在1毫升50%葡萄糖加入青霉素的药液中可检出粒径2~16微米的微粒个。据此计算,毫升药液中就会有20万个微粒。
▲医院里大批输液患者
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
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触目惊心的滥用输液已给人类带来重大灾难而我国已成了重灾区。
?输液过多过快将引起急性心衰,长期输液将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对健康带来严重不良影响。
?输液过多往往伴随着抗生素的大量滥用,导致人体菌群失调,抗病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以及细菌抗药性的增加。这些都将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严重的恶果!
?如果消毒不严、操作不规范,因液体污染引起过敏反应、输液反应等,为此每年全国都有不少人付出生命。
?临床中还发现,“吊瓶”中加入的药物越多,其毒副作用就越大。“吊瓶”中如合用7种药物,其毒副作用就会增加50%以上。有些药物如果“搭配”不当,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可迅速发生化学性沉淀,甚至出现中毒反应。
专家:输液速度不可盲目自调
医院医院急救部副主任医师刘红升说:
这样做是有极大危害性的。因为针对每个病人个体不同,医生会专门嘱咐护士来给这个病人把输液的速度调成多少。你自己调了,因为你并不具备这种医学常识,就会带来一些临床危害。
比如说你输液速度调快了,可能你就会突然觉得胸闷、憋气,甚至出现更严重的一些症象,比如呼吸困难,然后氧饱和度下降了,然后双肺的哮鸣音等等,就需要急救。
清华大学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张向阳就遇到过这样的一个病例:
我的一个病例,病人输入一瓶消炎药,本来应该是两个小时输进去的,结果因为他着急,自个儿调整了输液速度,不到40分钟就输了进去。过了两个小时以后,出现了全身不由自主地扭动,浑身在抽,一点儿都控制不了。
治疗!
这些情况才考虑输液
如果生病了,哪些情况是适合输液的呢?医生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附:
门急诊原则上不需要输液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
注: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
一、内科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
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
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宭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9.高血压亚急症
10.慢性浅表性胃炎
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
1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3.轻度结肠炎
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
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
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
17.急性膀胱炎
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
19.单纯的房早、室早
2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21.无特殊并发症的、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
22.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
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二、外科
1.体表肿块切除术后
2.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
3.轻度软组织挫伤
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
5.浅静脉炎
6.老年性骨关节炎
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
8.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
9.慢性劳损性疾病
10.慢性膀胱炎
11.慢性前列腺炎
12.前列腺增生
13.无合并症的肾结石
14.精囊炎
15.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
并发症者
16.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
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三、妇科
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宫颈炎
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4.前庭大腺囊肿
5.阴道炎、外阴炎
6.原发性痛经
7.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功血)
四、儿科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2.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s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已经是世界公认的用药原则,然而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即使知道,也不当回事!
一定把文章发给更多朋友,让更多人认识到输液的真正面目!
觉得不错底部点赞支持小编吧推荐精彩内容最全《药物忌口表》,1分钟就能看懂!收好再群发,功德无量~点此查看
《人体器官衰老时间表》别等坏了再去养!送你一套全身保鲜秘诀~点此查看
本文由“健康长寿之家(ID:csjkzj-)”编校发布,部分内容参考自:健康时报网、人民日报、
央视新闻、健康时报、央视财经《是真的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分享,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合作请后台留言。本文建议配方、方法为基本方,具体请遵医嘱。↓↓点击阅读原文,阅读长寿秘籍↓↓
健康生活由您掌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