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年3月3日是第22次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为“人人享有听力健康”。随着我国经济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全社会越来越重视听力健康。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普及一下“爱耳护耳”的科学知识吧。
日常如何爱护耳朵,保护听力?
第一,我们的耳道有很强的自洁能力,不需要特殊地去清理它,过度清理会造成耳道损伤,可能会产生耳道炎等耳道的感染,因此,我们要避免不必要地掏耳朵。
第二,要尤其保护听力,听力的影响主要跟噪声接触有关,当我们在环境嘈杂的地方,或者是长时间佩戴高响度耳机的时候,都会对听力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要避免强声长时间的刺激。
耳朵到底能不能掏?
正常人耳朵会产生一些分泌物,我们管它叫做耵聍,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不同的耳朵,耵聍的性状都是不一样的。
干性耵聍会结成块,运动、走路的时候震动到外耳道,它会自己掉出来,这样的往往不会堵;
油性耵聍会粘在外耳道上面,如果堵住了耳道,医院用镊子或者用钩子勾出来,实在不行就要滴一点苏打水(碳酸氢钠),让它溶解以后自己排出来。
平时如果没有耳朵不适,尽量不要去掏耳朵,如果确实需要掏耳朵,医院找专业的医生进行。非医疗机构的采耳所用的器械大多数是未经过严格消毒的,操作不正规,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耳道损伤。
建议半年、一年,医院进行一次耳道清理。
耳朵进水怎么办?
外耳道是一个盲端,它的末端被鼓膜所遮挡,所以正常的外耳道是不怕耳部水流进去的。但是有的人在(耳朵)进水以后,会感受到明显的进水感觉,一方面,是由于水流进去,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水膜使我们产生了“封堵感”;
另外一面,是因为耳道里面有堆积的耵聍,耵聍吸饱了水以后会产生闷堵感。所以,在夏天长期游泳或是洗澡前,医院检查一下有没有明显的耵聍堵塞。如果没有的话,当耳朵进入少量的水以后,可以先试行用蹦跳的方法,将水“跳出”。
也可以用干的棉签,在耳道口进行轻轻擦试,靠棉花的吸附作用,把(耳朵)里面的水带出来。
耳朵里进小飞虫怎么办?
如果虫子已经死亡,并且可以清楚地看到位于外耳道的虫子尸体,可以用湿棉签把它蘸出来。
但要是虫子还活着,千万不要掏耳朵。虫子有趋利避害的天性,掏耳朵很难掏出它们,因为蚊虫在经过外物刺激的时候,有可能会向更深方钻,会造成鼓膜的进一步损伤。
EARCARE
孩子戴耳机上网课,如何保护听力?
不管耳机的类型如何,耳机对听力主要是产生噪声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有效的控制耳机的音量和使用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家庭的环境相对比较安静,如果能够不使用耳机,当然是最好的。如果必须要用,要把耳机的音量控制在三格到四格左右(保护听力的范围内),同时尽量减少使用耳机的时间在半小时左右,累积时间不要超过两个小时,这样才能够对听觉有更好的保护。
对于耳朵及听力的保护
大家一定要
勤预防,早就诊,早干预
关怀您的耳朵
一起保护听力
一起享有听力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